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24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1-23 08:51
1、整顿吏治:地方长官的任期按政绩好坏觉定,不固定年限;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并加大反贪污力度,树立御史台的权威。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以邻长,武邻为一里长,五里为一党长。长官均由办事能力强和谨守法令的人担当,负责管理农民、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北魏的基层机构更加完善。
2、发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的征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11:08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是汉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
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姓拓跋改为姓元。
4、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采用汉族的*制度,律令。
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扩展资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11:09
特点是提倡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有迁都洛阳;鲜卑人与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的礼法、穿汉服等。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
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朝廷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皇帝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拓跋部的拓跋珪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11:09
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第一阶段改革的特点
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
整顿吏治:地方长官的任期按政绩好坏觉定,不固定年限;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并加大反贪污力度,树立御史台的权威。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以邻长,武邻为一里长,五里为一党长。长官均由办事能力强和谨守法令的人担当,负责管理农民、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北魏的基层机构更加完善。
发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的征发。
第二阶段改革
是汉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1、迁都洛阳。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494年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
2、学习汉族文化。迁都洛阳以后,孝文帝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汉人说汉话,以消除民族间交往的语言障碍;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止穿领小袖的胡服,仿南朝的服装制订官吏,妇女的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11:10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是汉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11:10
北魏孝文帝改革特点:1.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2.颁布均田令;3.迁都洛阳;4.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