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资讯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怎么样才能自己知道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0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1:43

把自己的想法用道德和法律的标准来判断,如果不符合现在社会的现实,你就可能有心理问题。现提供些资料自己处理,因为没有你的介绍不知道你的情况。

所谓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心理疾病学术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编辑本段]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
(1)应激反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险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应激事件是指对一般人来说都是相当危险或十分严重的事情,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家人分离、遭受挫折、意外打击、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盗、失火、天灾人祸、战争情境等皆为激性事件。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出现在每个人面前,会引起人们的应激反应,即引起人们心理和躯体上的一系列反应,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感觉过敏、惊谎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厌食、恶心、尿急、颤抖等);更重者出现肢体麻痹、失明,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
(2)适应不良反应适应不良反应由各种精神刺激所引起,持续时间较长。其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因人而异。在同样的情景刺激下,有的人很快地适应,有的人慢慢适应,有的人根本不能适应,造成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不同人表现也有差异,有人以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悲痛、烦恼、焦虑、恐惧等;有的人以行为障碍为主,导致攻击性和*的行为。
[编辑本段]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
1、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屏气发作
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口吃
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
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选择性缄默症
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7、遗尿症
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8、抽动症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9、入睡困难
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10、夜惊
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11、睡行症
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多半发生在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见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多见于5-12岁儿童。
12、梦魇
指从噩梦中惊醒,能生动地回忆梦里的内容,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睡眠障碍。多发生在后半夜,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13、偏食
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
14、拔毛癖
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15、攻击行为
是指因为*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16、退缩行为
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17、依赖行为
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18、分离性焦虑
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19、神经性尿频
指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20、神经性呕吐
指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以女孩为多见。
21、性识别障碍
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22、孤独症
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1:44

其实很简单,如果自己生活的很好,没有什么困惑,交际正常,保持喜怒哀乐的合理的分配,作息有规律,没有严重的失眠现象,一般就是正常的。

而针对是否有心理问题,要具体说明一点,比如,是因为饱受令人苦恼的病症折磨——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症或是思想紊乱等,还有生活问题——工作压抑、成绩不及格、婚姻不和美或社会隔绝等,然后最常见的对生活不满或者对自己尚未达到理想的自我而感到失望。这些也是很多人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一般问这样的问题的人,本身很可能患有轻度的抑郁,心理学里抑郁的特征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接触,回避刺激,长期没有体验快乐的能力或缺乏快感,自责内疚。

如果真的不能确信自己的心理状况,可以去做一下心理咨询,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虽然条件可能差了点,但解决一般的问题应该还是可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1:44

很简单。。看你是说轻度的心理问题还是重度的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强迫症以及神经病等等。
说到轻度的心理问题。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谁的心灵会一尘不染,也就是说,每个人或多或少有心理问题。
如果是轻度心理问题的话,看以下三点:1,是否由现实问题激发,持续时间为1到两个月左右。2.是否泛化,即这一件事情引起的情绪是否泛化到其他事情和行为3.知情意是否统一,即你是否有觉察出自己的反常,情绪和行为是否一致。
如果说到重度心理问题,就看这种紧张焦虑和不适感持续到了2各月到半年。然后是否情绪反应激烈,伴随长期失眠,食欲下降,等等。
再严重一点的话就是神经症,估计跟你没什么关系了。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1:45

很简单,看看周围人的反应。是否比较合群。
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是在演戏,很虚伪。很厌倦。
或者,你是不是偏爱某一项东西,而对其他的东西明显有厌恶情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21:46

我是心理咨询师,根据心理学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的方法有三个:
1、自己所想的和客观存在的是否是一致的,不一致就有问题。
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就是想的、做的、说的要协调一致。不一致就有问题。
3、人格要相对稳定。不能老变化。老变就有问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