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22:44
我国注浆技术的发展,从注浆法主要以浆材及其应用为标志而言,远古时期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积芦灰以止*”(《淮南子·览冥训》)姑且不论,新石器时代用石灰掺粘土浆来加固地基的史料,也属后人追记难以肯定。但是,4000 多年前的采用石灰浆制作的建筑板材,现今在陕西西安半坡博物馆陈列,应该作为注浆的发端;2000 多年前万里长城以石灰、砂与粘土等浆液混合成的“三合土”作砌料,长城至今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可谓注浆在中国应用成功的典型!当然,这只是从浆材形式上的类似判断。上述只是浆砌材料,而非注浆材料,所以,在我国注浆技术的真正发展是从1953年开始的。
1953年,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采用水玻璃进行注浆堵水。
1959年6月,三峡岩基专题研究组在北京召开的长江三峡工程水泥注浆材料研究会上,提出首份“塑化剂对水泥分散稳定性的影响报告”。
1960年3月~8月,三峡岩基专题研究组又以环氧类可以制成起始黏度低、固化物强度高、对岩石粘结力强的浆材,成为第一批化学注浆文献。
1960年,三峡岩基专题研究组开发研究出甲基丙烯酸甲酯(即甲凝)浆材。
19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开发出丙烯酰胺(即丙凝)浆材并用于工程,直到日本福冈事件,丙凝被禁止使用。同年,木质素化学浆材,尤其是铬木质素浆材被研究开发并应用。
1968年,广州化学研究所研制出以糠醛-丙酮为稀释剂的环氧树脂化学浆材。
1973年,天津大学等单位研究开发出聚氨酯(即氰凝)化学浆材。
1974年,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科学研究所研制出水溶性聚氨酯(HW)浆材。
1979年,长江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等研制出弹性聚氨酯浆材,成为我国独创化学浆材之一,并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薄层封闭式护坦止水做出重要贡献。
1988年,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研制出改性水玻璃浆材,较好地解决了北京地铁粉细砂层的注浆难题,从而使浅埋暗挖法在北京地铁大量推广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出SK-E、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科学研究所研制出JS、广州化学研究所研制出“中华-798”等一批改性环氧浆材。同时期,成功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F9断层、军都山隧道泥石流段进行堵水固结,从此,地下工程注浆堵水技术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应用。
1996年,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针对广州地铁杨箕-体育西路区间隧道动水粉细砂层,研究开发了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该工程的注浆堵水、加固中。
1997年,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针对深圳向西路人行通道工程动水粉细砂层,研究开发出TSS注浆管材专利产品,并将其成功应用,自此,动水粉细砂层注浆技术基本完善。
21世纪初,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在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成功地应用了普通水泥浆、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浆、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和TGRM浆(HSC浆)注浆材料组合体系,攻克了高压(水压力为3.5MPa)动水粉细砂层充填型溶洞、淤泥质充填型溶洞注浆堵水加固技术难题,实现了隧道地下工程“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设计构思和理念,并形成了多套注浆工法,从而使地下工程注浆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自此,我国注浆技术水平已居世界先进水平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