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宋海梁提出的十二个到位安全生产要求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2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35

2008年1月17日,由中国企业十大新闻评选委员会主办的2008年度“最受关注企业家”名单在京揭晓。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名列其中。入选理由这样评述:“宋海良带领企业连续实现了几大战略突破,实现了质的飞跃与跨越式发展,成为企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
宋海良的名字,注定了他的职业与“水”联系在一起,而“水”也造就了宋海良作为一位成功企业家的奋斗与荣耀。
身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在短短数年间,将原来人心涣散、生产几近瘫痪的水规院打造成令人瞩目的中交集团十大设计院综合绩效评价之首,造就了水规院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
为了今天的辉煌,宋海良是用他的不懈奋斗来实现的。在宋海良的字典里,从没有“疲倦”两个字,因为他觉得:“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就在于他在生命的过程中,去开拓、去发展、去追求、去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去感觉、去享受人生。这,才有意义!”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成立于 1951年,是新中国水运设计事业的奠基者、先行者、开拓者。及至2001年,对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的员工们来说,是个充满阴霾的年份。当时水规院的处境异常复杂与艰难,先是从原交通部脱钩改制,接着是规划设计分离、历史负担加剧、固有市场少,重重难关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心涣散、骨干流失。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似乎都与水规院背道而驰。在这个紧要关口,新院长宋海良上任了。
宋海良上任伊始,正面临建院以来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面对形势,所有水规院人无不忧心忡忡:背负如此负担下海游泳的水规院,到底能游多远?甚至能否生存?一时之间,士气低落、生产几近瘫痪。时年37岁的宋海良,此时毅然决然挑起了振兴水规院的重任。
面对烂摊子的宋海良敏锐地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理念。“理念一变,视野宽;思路一变,天地宽。理念决定高度,战略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意义。”宋海良这样说道。
当时,宋海良广泛涉猎各类管理书籍,前往在京各大高校参加系列讲座,学习交流,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并通过潜心思考。不久之后,在召开的2001年的50周年院庆大会上,全院员工感受到了久违的振奋与激动。会上,宋海良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并对水规院未来几年发展的管理总方针做了初步规划。对于水规院的员工们来说,这是一剂来得及时的强心针。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上,宋海良针对当时一些员工思想观念、竞争和服务意识的现状,突出强调了要牢固树立市场与竞争、诚信与品牌、精品与服务、风险与危机等10方面的意识,统一了思想意志,明确了目标方向,为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得到的第一笔精神财富是万难不屈的精神,形成了第一个核心理念是学习是根、创新是魂、人才与技术是本、质量与诚信是企业生命。”宋海良说道。
在那之后,围绕建设学习型水规院、创新型水规院、数字型水规院、核心价值观型水规院这四个目标进行开发与建设,就成了水规院走出艰难突破自我的一条光明之道。
针对当时水规院既无稳固市场,又无良好品牌的局面,宋海良一方面抓技术、质量管理;另一方面,他遍访沿海和内河各大业主、客户以及行业管理部门,深度沟通新理念、新服务、新承诺。一年365天,他曾有2/3的时间是在外出差;也曾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因忙于经营而只回家吃过两顿饭。正是由于宋海良不懈的努力与艰辛的付出,在较短的时间内,水规院才得以重建企业诚信,并树立起了以技术加高品质服务为独特优势的市场品牌。
宋海良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内部改革,构建战略与科学管理体系。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水规院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水规院承担已建与在建大型集装箱码头达50个泊位,各类干散与液散货泊位30多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詹天佑大奖与鲁班奖3项,国家设计金奖7项,60多项省部科技进步与优秀设计奖。与此同时,水规院培养和造就了以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规划、设计专家、学者与技术中坚力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管理领导干部。
如今,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业内赫赫有名的国有全资设计咨询企业。2008年全院合同额是2001年的31倍,连续几年进入全国设计50强,并跻身全国专业技术服务业企业纳税25强,连续实现了几大战略性突破与跨越式发展,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近10年累计完成各类项目达近3000项。业务领域已由单一的水运设计业务发展为涵盖咨询大土木规划设计、信息化工程、铁路与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岩土勘察和投资业务六大板块的多元化发展轨道,造就了水规院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 “200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随着我国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大批企业经过市场之火的锤炼,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纵观这些成功的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晰有效的战略管理。”宋海良这样说道。
战略管理,这正是宋海良的制胜之道。一直以来,突出理念、战略与管理创新的先行与引领作用,是宋海良进行企业决策的一个重点。这几年,他一直专注于战略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的持续探索与实践,亲自主持制定并发布了院总体发展规划、院企业管理大纲;构建了“战略是纲,目标为经,项目管理为纬”的三维现代管理构架;形成了以动力体系、目标体系、控制与评价体系、保障体系、持续改进体系为核心的运营体系,与战略体系共同构成了系统、简约、规范的水规院科学管理体系框架,使之成为水规院巨变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文化因子。
“所有企业,在发展各个阶段,都面临着选择发展道路和目标的问题。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源泉。”宋海良说。在他的统领下,水规院战略管理的基本做法就是围绕企业的“知”与“行”、管理与发展,进行探索与创新。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与探索中,坚持借鉴、吸纳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不断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构建体系,成为以思想之道→经营之道→常青之道为三大主线的管理体系。“知”主要体现思想之道,“行”主要体现在经营与常青之道,“三道”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三者有效组合与集成构成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之道。
在宋海良看来,企业现实需求和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与思想体系是一个基石。“企业的竞争力的最初来源在哪里?我的答案是来源于思想,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思想,更应当把它凝聚成企业的思想。思想是创造财富之源,只有思想,才能生产力;理念一变视野宽,视野一变天地宽;理念决定高度,战略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也是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理念建设的原因。”宋海良如是说。
上任不久,宋海良充分发挥战略的引领作用与集聚效应,创建了以战略思想及战略规划为核心的战略体系,确立了人才与实干兴院、创新与文化管理强院、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化四大发展战略。其中制定的“331”中长期目标和“133”规划目标,阐明了水规院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这些为今天水规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海良的战略制胜还体现在经营之道上。“以顾客与价值为中心,以提升竞争力与共赢的核心的竞争思维,牢牢把握主流作用和引领地位。”宋海良这样阐述水规院的经营之道。
宋海良推崇的是有尊严的有序竞争,依靠组合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取胜,倡导树立提升自己比去算计别人胜过百倍的理念。“核心业务策略是我们优先与重点战略”。
水规院的核心和龙头业务为水运设计、咨询规划业务与交通信息建设业务。坚定核心业务战略,优先发展、做牢、做实、做强核心产业,是水规院的生存之本。近10年,沿海建成的大型集装箱码头有40%是水规院设计的,进一步占领和巩固了集装箱码头设计的制高点。矿石、煤炭、石化、粮食等液散码头及客运码头、内河航道与枢纽设计,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刷新行业纪录,获得业界普遍认可,跻身国际大港的上海、宁波、青岛、大连、深圳等主要港口均是水规院的重要业主,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神华、华能等行业客户也与水规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经过市场历练的水规院,市场竞争力日益明显,已经成为行业内最为重要的规划设计咨询提供商。投标中标率由2003年的不足20%提高到2007年的超过60%。形成了以东北、京津唐、山东、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主的五大核心市场并辐射全国各主要港口。
与此同时,宋海良带领水规院实行纵向一体化策略,在智力服务延伸中找到新的价值空间。这几年,水规院逐步与国际接轨,丰富并完善对经济建设与工程项目的科学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多功能的智力服务,对项目上、下游实施一体化业务策略,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先后组建了内河航道所、环保节能所、咨询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公司、战略规划所,延伸水规院的产业链条。
此外,宋海良还另辟蹊径,实施横向一体化策略,坚持多元化发展回归专业化,使水规院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如今,水规院承揽的岩土业务已经发展到6000多万元;工程总承包业务从无到有,发展到3亿多元;海外业务从2006年到2008年合同近亿元;2005年,宋海良做出整体重组中国交通信息中心的决策,此后,信息产业也已成为水规院的重要支柱业务板块。
宋海良根据大土木、大交通的发展趋势,经过广泛深入调研,提出成立铁道院的设想并于2007年付诸实施,使水规院又赢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先机。经过近10年开拓,逐步形成了“中交水规院”、“中国交通信息中心”与“中交铁道院”三个优势品牌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不断发挥组合优势,并终将为进一步加强水规院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出更为显著的作用,也为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宋海良的统领下,水规院突破内外部环境制约,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发挥服务优势,造就了稳定的客户群。建立了以核心竞争力与共赢为核心的竞争思维,强调发挥设计院的引领作用,寻求与兄弟单位的合作、与业主的合作,2003年与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合资成立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05年与清华紫光联合成立中交紫光科技有限公司。从源头上保障建设工程符合水运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国家、行业、业主和设计院以及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的共赢。
“战略管理是打造企业竞争力与构建企业组合优势的关键。”宋海良用自己的实践验证了这句话。 从艰难形势中走出来的水规院员工,切身体会到了一个词的含义,那就是“创新”。在宋海良看来,创新决不是一个仅仅写在报告里的关键词。“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协同进步,科技创新呼唤管理变革,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共同托起一个优秀的企业。”他这样说道。
宋海良认为,管理创新是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过多年的总结与升级,水规院的管理逐步实现由任务导向型向战略导向型、文化导向型、客户导向型、价值导向型的转变,始终坚持以理念创新与战略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全方位持续创新体系。
宋海良带领他的团队总结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结合院的实践,编写发布了《企业管理大纲》,成为全院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企业管理大纲》在构筑体系、探索科学管理新架构、新模式的同时,初步探索出一套基于国际视角与先进理念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现已开发了管理圆式闭合图、三维架构图与体系图,提出十元工作法、六大关注法、有效管理与工作的 “四大标准法”、科学决策四条件法等。水规院创建的管理新理念和实践成果获得了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以科技持续创新为核心,坚持创新是魂的理念,建设创新型水规院。”宋海良说。
宋海良把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活水,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坚持以集成技术、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以基础性研究为重要补充的科技创新思路,构建了水规院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每年的科技投入达营业额的2%以上。2008年度,水规院与信息中心同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证,并具有中关村百家创新试点企业和标准化示范企业等多项资格。水运工程数字化研发中心的成立和7个研究方向详细建设方案的积极拓展和标准化工作的扎实推进,体现了创新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与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如今,水规院科技创新蔚然成风,创造了突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以来,水规院承担了包括多项国家“863”科研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近5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和标准编制项目。水规院编写的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与研究》专著,得到行业专家高度评价,为我国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技术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荣获科技进步、设计、咨询各类奖65项,其中国家级与部级科技进步奖达15项、詹天佑大奖7项,国家级优秀设计金、银、铜奖8项。获第六届国际专利展览会金奖2项、银奖3项。获奖项目多、范围广、级别高,是水运行业获得科技进步奖和设计大奖最多的设计院。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深刻的责任与使命,清醒的认识与战略眼光,远见未来的体系性管理智慧,有效地抓住机遇的勇气。”在宋海良的眼里,是水规院更加清晰和灿烂的未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