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万历群臣立储之争的本质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5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7:31

先说结论,本质上是皇权同文官集团权力的斗争。有明一代,因为废除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中间人”宰相,造成的结果就是文官集团和皇帝要在权力斗争中正面交锋。所以内阁的设立,就是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发展到嘉靖,万历时期这个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文官集团千方百计要以道德的名义作为枷锁去*御座上的君主,而君主也必然开展相应的反抗。没有争国本,有抢国本,没有抢国本,有劫国本。斗争是必然的。到了万历一朝,情况又有特殊。如果说类似宰相的人物张居正的去世,使文官集团开始失控,那么申时行申阁老的离去,标志着文官集团的矛头彻底指向皇帝。而万历作为一个在张居正教导下长大的皇帝,颇有宋神宗的风韵,同样雄心勃勃的想要建功立业一番。只是当现实与理想相碰撞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文官集团,他才发现自己只是龙椅上一个无力的少年。所以就有了后来的怠政。以如今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不过是一个年轻人消极的抵抗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7:32

说到底,还是权力之争,也就是在争“到底谁说了算”。万历皇帝觉得自己是皇帝、天子,普天之下我是老大,我说的话还能不算?“我就是不喜欢朱常洛,因为我不喜欢她妈,因为她妈身份低贱只是个宫女。我就是喜欢朱常洵,因为我喜欢她妈郑贵妃。”这可以算是万历皇帝最初的心理。在“争国本”的这十几年中,万历皇帝的心理也是慢慢变化的,越往后发展越有种“老子是皇帝竟然还有办不成的事”,逐渐演变成了权力之争。

先是万历她妈慈圣皇太后,严厉地斥责了他的想法,告诉他“你也是宫女生的”。然后是群臣仗义直言,皇上你心里喜欢谁我们不关心,但你得按规矩办事,我朝一直都是立嫡立长。这时候,事情的性质已经变成了皇权和孝道(皇太后为代表)、相权(群臣为代表)、宗法权(祖宗成例为代表)的斗争。万历皇帝的皇权明显干不过后三者的集体,只好使用拖字诀。不是没斗争过,为了打压相权,大臣们被廷杖的、被罢黜的,前仆后继无穷匮也。

虽然现在你朱翊钧是皇帝,但别忘了你前面的祖宗们也都是皇帝,他们说的话、定的规矩(宗法)是你能随便不遵守的吗?后来,万历皇帝自以为聪明的搞了个三王并封,又让大臣们炸了锅。皇帝的意思是,你看我都让步了,这样还不行吗?大臣们的意思是,不行。此时最尖锐的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最终以首辅辞职、皇帝认怂结束。这个回合皇帝仍然没有如愿。争国本的本质是权力之争,此事让万历明白了“皇帝”的真正含义,从而产生了一种心灰意懒的情绪,最终演变成以怠政来聊以*(或报复臣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7:32

不太同意是权力之争的看法。

有三点:一是即使保住了朱常洛,未必就掌握了权力,相反,许多上书支持朱常洛的*被免被贬,还失去了权力;

二是假如朱常洛登基,这些保他的*也未必得到重用,因为他本来就是长子,登基理所当然。反而支持福王朱常洵的人才是渴望权力,更加投机;

三是即使万历屈服,也不见得是文官权力大或者得到更多权力,仅仅是万历放弃了。

不过我同意文官们这次与万历的斗争,有*万历的权力的企图和行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死守那套价值观——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明朝官吏中二愣子的比例恐怕是历届王朝中最高的,连灭亡的原因中也该有这一条,例如死活不和满清和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7:31

先说结论,本质上是皇权同文官集团权力的斗争。有明一代,因为废除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中间人”宰相,造成的结果就是文官集团和皇帝要在权力斗争中正面交锋。所以内阁的设立,就是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发展到嘉靖,万历时期这个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文官集团千方百计要以道德的名义作为枷锁去*御座上的君主,而君主也必然开展相应的反抗。没有争国本,有抢国本,没有抢国本,有劫国本。斗争是必然的。到了万历一朝,情况又有特殊。如果说类似宰相的人物张居正的去世,使文官集团开始失控,那么申时行申阁老的离去,标志着文官集团的矛头彻底指向皇帝。而万历作为一个在张居正教导下长大的皇帝,颇有宋神宗的风韵,同样雄心勃勃的想要建功立业一番。只是当现实与理想相碰撞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文官集团,他才发现自己只是龙椅上一个无力的少年。所以就有了后来的怠政。以如今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不过是一个年轻人消极的抵抗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7:32

说到底,还是权力之争,也就是在争“到底谁说了算”。万历皇帝觉得自己是皇帝、天子,普天之下我是老大,我说的话还能不算?“我就是不喜欢朱常洛,因为我不喜欢她妈,因为她妈身份低贱只是个宫女。我就是喜欢朱常洵,因为我喜欢她妈郑贵妃。”这可以算是万历皇帝最初的心理。在“争国本”的这十几年中,万历皇帝的心理也是慢慢变化的,越往后发展越有种“老子是皇帝竟然还有办不成的事”,逐渐演变成了权力之争。

先是万历她妈慈圣皇太后,严厉地斥责了他的想法,告诉他“你也是宫女生的”。然后是群臣仗义直言,皇上你心里喜欢谁我们不关心,但你得按规矩办事,我朝一直都是立嫡立长。这时候,事情的性质已经变成了皇权和孝道(皇太后为代表)、相权(群臣为代表)、宗法权(祖宗成例为代表)的斗争。万历皇帝的皇权明显干不过后三者的集体,只好使用拖字诀。不是没斗争过,为了打压相权,大臣们被廷杖的、被罢黜的,前仆后继无穷匮也。

虽然现在你朱翊钧是皇帝,但别忘了你前面的祖宗们也都是皇帝,他们说的话、定的规矩(宗法)是你能随便不遵守的吗?后来,万历皇帝自以为聪明的搞了个三王并封,又让大臣们炸了锅。皇帝的意思是,你看我都让步了,这样还不行吗?大臣们的意思是,不行。此时最尖锐的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最终以首辅辞职、皇帝认怂结束。这个回合皇帝仍然没有如愿。争国本的本质是权力之争,此事让万历明白了“皇帝”的真正含义,从而产生了一种心灰意懒的情绪,最终演变成以怠政来聊以*(或报复臣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7:32

不太同意是权力之争的看法。

有三点:一是即使保住了朱常洛,未必就掌握了权力,相反,许多上书支持朱常洛的*被免被贬,还失去了权力;

二是假如朱常洛登基,这些保他的*也未必得到重用,因为他本来就是长子,登基理所当然。反而支持福王朱常洵的人才是渴望权力,更加投机;

三是即使万历屈服,也不见得是文官权力大或者得到更多权力,仅仅是万历放弃了。

不过我同意文官们这次与万历的斗争,有*万历的权力的企图和行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死守那套价值观——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明朝官吏中二愣子的比例恐怕是历届王朝中最高的,连灭亡的原因中也该有这一条,例如死活不和满清和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