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8:01
现分别以大A小a大B小b来表示。现把四种句型写出来,分别以 - 表示平声以 | 表示仄声,以 + 表示可平可仄。下面讲一三*论二四六分明时会用到。四个句型即:
a,(--)| | | - -
b,(--)| | - - |
c,(| | )- - | | -
d,(| | )- - — | |
加上括号里两个平仄就是七言,去掉括号里两个平仄就是五言。 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类型相反,就叫对。
粘: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相同,就叫粘。
一三五七都是出句,二四六八都是对句
二四六八是对句,那么三五七就是粘
所以根据粘对的规律,格律诗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也就是四种形式。即:
七言平起平收,五言则为仄起平收,起指首句第二个字,收指首句最后一个字。
(1)出A,(-- )| | | - -出
(2)对B,(| | )- - | | — 对――首联
(3)出b,(| | )- - - | | 粘
(4)对A,(-- )| | | - - 对――颔联
(5)出a,(-- )| | - - | 粘
(6)对B,(| | )- - | | - 对――颈联
(7)出b,(| | )- - - | | 粘
(8)对A,(-- )| | | - - 对――尾联
把第一句大A句型换成小a句型,其余不变,就成了另一种格式,七言叫平起仄收,五言称仄起仄收。
七言仄起平收式,五言为平起平收式
〈1〉出B,(| | )- - | | - 出
〈2〉对A,(- -)| | | - - 对――首联
〈3〉出a,(-- )| | - - | 粘
〈4〉对B,(| | )- - | | - 对――颔联
〈5〉出B,(| | )- - | | - 粘
〈6〉对A,(-- )| | | - - 对――颈联
〈7〉出a,(-- )| | - - | 粘
〈8〉对B,(| | )- - | | - 对――尾联
把第一句大B句型换成小b句型,其余不变,就是别一种格式,七方叫仄起仄收,五言叫平起仄收。也不再打出来了。 一三*论,二四六分明,但也不全是。一句中除了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即犯孤平,(一般指大B句型)犯孤平为诗家大忌
如今可以不论平仄的地方标出来
A,(+ -)+ | | - - 即一三不论
a,(+ -)+ | - - | 即一三不论
B,(+ | )- - + | - 即一*论
b,(+ | )+ - - | | 即一三不论
去前两个平仄就是五言的格式,不论的地方仍是上面所标的地方 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叫“拗”。出现了拗字,可在本句或在对句适当的位置,将一个仄声改为平声,以示挽救,叫“救”
×表示拗字。#表示应救字
A,(+ -)+ | | - -
a,(+ -)+ | - - |
× ×
B,(+ | )- - + | -
× #
b,(+ | )+ - - | |
× #
下面具体讲一下各类句型的拗救:
b,型句拗救
在五言中,三字拗四字救
在七言中,五字拗六字救
B型句拗救
在五言中,一字拗三字救
在七言中,三字拗五字救
a型句拗救
〔1〕, 在五言中,三字拗,对句三字救。
在七言中,五字拗,对句五字救
此种拗救亦可以拗而不救
〔2〕,在五言中 ,四字拗,对句三字救
在七言中,六字拗,对句五字救
此为大拗,必救
〔3〕,在五言中,三四字同时拗,对句三字救
在七言中,五六字同时拗,对句五字救
此为特拗,必救
〔4〕,双救
即在上句小a句型里出现拗字,在对句大B句型里也出现拗字,B句型中的救字
可以双救它们
A句型不存在拗救 对仗的基础是词性。词性分为11类。即:名,动,形,量,代,(此为实词)副,介,连,助,叹(此为虚词)
对仗即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对数,代对代等)虚对虚(副对副,介对介,连对连,助对助等)
另:重叠词对重叠词,联绵词对联绵词(即联合词,二字不能拆开,如差参,葡萄,蜘蛛。)联绵词多为双声,叠韵,或即双声又叠韵,如辗转。
名词:事物的名称,
动词:动作的名称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大小,红绿。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
代词:即代名词
副词:在动词和形容词前表示程度,范围,肯定,否定的词,
介词:起介绍作用的词,不能单独用,必须组成介词结构才能做句子成份,如,向前走的向,于,为,与等
连词:起连接作用。如,而,以,则。且
助词:时态助词,着了过
结构助词,的地得(而以)
语气助词,啊,呀,吗等(矣,哉,也,呼)
叹词:啊,唉,于句子之外,单独做句子
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活用的字以活用时的词性为准,还有多音多义字,还有一字同时有几种词性的,要根据场合来分了
句子的成份分为六种,既主谓宾,定状补。
主语为名词代词,谓语为动词形容词,宾语为名词代词
名词前面加的字语加定语
形动词前面加的字词叫状语
动形词后面加的字词叫补语
名+动=主谓词组
动+名代=动宾词组
定+名=偏正词组
状+动=偏正词组
动形+补=后补词组
等等不一一叙述了
律诗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对,还要求上下句中组成的句子结构相一致。即,主谓
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 (一)工对,即工整的对仗。古人把名词细分成以下几类,并要求同类名词相对
1.天文(日风星雨等) 2。时令(春秋晓夜等)
3,地理(山村湖海等) 4。宫室(楼堂府库等)
5.器物(刀剑杯盘等) 6。服饰(衣巾布帛等)
7.饮食(茶饭粮油等) 8,文具(纸笔琴棋等)
9.文学(诗书文字等) 10。植物(草木花絮等)
11.动物(鸟兽虫鱼等) 12。形体(身心魂魄等)
13.人事(道德才情等) 14。人伦(父子姑舅等)
(二)名词相相对还要注意
1.方位名词自成一类,如东西上下等
2.干支词自成一类,如甲乙子丑等
3.专名只能对专名,如人名对人名,国名对国名,朝代名对朝代名
(三)其它:
1. 自动词常跟形容词相对
2. 颜色词要跟颜色词相对
3. 联绵词要跟联绵词相对
4. 数目词要跟数目词相对
5. 代词要跟代词相对
(四)此外,以下几种情况也算工对
工对,既工整的对仗。简单地说,凡同类词(指天文 类,时令类的类)相对,即为工对。说细点,凡词类(所指同上)相同,平仄相反,同字又不重复,无论在词江意义或语法结构上都对的非常工整的,就叫工对。这是律诗对仗的标准类型。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自然算是工对,此外,
(五)下几种情况也算工对。
1.有些词虽不同类,但是两种事物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人物,兵马,金玉,金石等经常在上下句中相对,也算工对
2. 句中同类自而又与下句异类相对的,也叫工对,如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山河和草木
3. 反义词相为对仗的应算工对。如李白,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安、中的晓和宵。但是,同义词相对却似工而实拙。因为“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相对叫合掌,或合盘
除了工对还有邻对和宽对。对仗再宽一点就是半对半不对
(六)对仗的方法又分几种:
1、按作者命意的正反分为正对和反对
2、按语句组合的状况,分为双名对,隔句对,当句对和流水对
3、从用词的角度看,又有借对和连珠对
(七)再简单说一下绝句。绝就是截,截就是去掉的意思。
1、截前:平仄:首句不入韵。对仗:一二句对仗
2、截后:平仄: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对仗:三四句对仗
3、截中:平仄: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对仗:全不对仗
4、截两头:平仄:首句不入韵。对仗:两两对仗
(一般第三种常见第四种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