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3:1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1
就是说上课的时候思路清晰,课堂连接紧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2
经过近段“国培”,我对于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的领会可以说进了一个台阶,如何设计好一堂课,且简约有效,确实是我们所有的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李伟臣老师在讲课中指出:“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亲自收集和获取资料和数据,有时也包括运用已经证实的第二手资料;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和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做出判断和结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依靠讲授来接受科学概念。探究式学习需要在教师引导、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特别强调“探究式学习需要在教师引导、组织和支持下进行”,基于此,我也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有的老师认为探究式学习一切知识都要学生来探究完成,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科学探究是一项严谨、且具有目标较强指向性的活动,如果一切都放手给学生,都要学生来探究完成,也许达不到自己所想要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小学科学的科任老师要用我们老师的智慧,去引导学生进行这一项活动,做到去伪存真、殊途同归,使这一堂课简约有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从以下的方面做起,仅供大家参考。
1、引导学生“学中玩、玩中学 ”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同学,我采取的是以“学中玩、玩中学”的方法。我们要把科学教学与“玩”结合起来,让他们在“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在教学《观察蜗牛》时,我带领去野外捉蜗牛,带到教室饲养,观察蜗牛的自然生存状态,从而准确全面地了解了蜗牛。这样,一周下来,教师并没有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自由地玩,他们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玩,从纯粹按兴趣的玩到有智慧的玩,直到自己设计玩,创造玩,教师要做的就是适时地引导。
2、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探究学习,大自然才是最真实的实验室
我们这里地处大石山区,自然的教学资源丰富,比如各植物、动物丰富,现成的活标本很多,例如在上《各种各样的树叶》时,我引领学生到野外拾各种不同的树叶,让学生在对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
1、引导小组交流、统计:
师:“你一共捡了几片落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让学生写好统计记录。
2、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师:“请同学们把数量最多的那种树叶全拿出来。”这些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吗?”
“你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的叶?又根据什么,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又如:我在教《蚂蚁》这课时就也采用大自然探究的观察教学。教材是让学生在课前捉蚂蚁放入小瓶中,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先让学生交流: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好一些?教材中用图画的形式出现了一种观察方法,即在水盆中放一个瓶盖,把蚂蚁放在瓶盖上用放大镜观察,了解蚂蚁的身体。我第一次教这课的时候基本采用这种方法,可学生在观察时状况不断,蚂蚁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听话老实的呆在瓶盖上让学生观察,它们六神无主地到处乱爬,甚至跳入水中。学生总忙着抓蚂蚁,根本无法观察。后来再次遇到这课时,我反思上次的教学,决定将课堂搬到实验室外。导入时,我问大家:“你们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孩子们都在大树下、墙角、路边等处经常看到,但却没仔细观察过。蚂蚁到底什么样,大家无法说清楚。“那这节课,我们就去仔细观察蚂蚁,了解蚂蚁吧。”“要去观察蚂蚁了,同学们想想,观察时又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呢?”根据大家的发言,我归纳出两点:1、蚂蚁很小,难以观察清楚;2、蚂蚁会到处乱爬,不好观察。
“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能想出好办法来观察蚂蚁吗?”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办法还真不少。
“用放大镜观察。”
“找大蚂蚁观察。”
“用透明的瓶子装蚂蚁进行观察。”
“用食物引诱它,它就会乖乖地呆在食物上了。”
“用水或改正液将蚂蚁包围住,他就爬不远了。”
“把蚂蚁用玻璃压住再观察。”
“不行,太残忍了,蚂蚁虽小,可它也是一条生命啊!我们不能伤害她们。”
“用透明瓶盖将它罩住。”
“让蚂蚁在颜料上爬一会,再放在白纸上,我们就可以观察蚂蚁的脚印了”
……
多好的办法呀!我充分鼓励、肯定了学生的乐于思考。接下来,我让各小组选择一、两种观察方法,带好所需工具,到校园中去观察蚂蚁并给蚂蚁画张像。比一比,哪组观察细心,画的蚂蚁最像,并提醒生注意爱护小动物。学生们立即跑出教室,到大树下,花坛边,操场上去观察蚂蚁了。这时,他们不再是隔着冷硬的玻璃傻傻的看着几只六神无主的蚂蚁,不再是将蚂蚁拨来弄去了;他们亲近了自然,亲近了蚂蚁,在观察活生生的蚂蚁。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了新问题,他们又在不断的改进观察方法。有的同学还发现了蚂窝。大约20分钟后,我让学生回到教室,小组交流,整理自己的画,请一些同学介绍观察方法,展示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的同学画的并不象,但他们都知道了蚂蚁外形上的主要特点,知道了怎样解决在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后,同学们还提出了更多想观察想研究的问题:蚂蚁是怎样找食物的?它们为什么不会迷路?为什么在下雨前会搬家?怎么样搬家的?蚂蚁怎么样打招呼?等等。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小伙伴去跟踪蚂蚁,继续在自然状态下观察研究蚂蚁。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
实验是科学课堂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它的基本特征是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如验证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系;模拟实验,如模拟火山喷发;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如我在教《种子的萌发时》,有的学生还提出污水可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有的学生还认为用牛奶可能比用清水泡的种子发芽快些,芽可能会粗壮些。这些有创造性的问题我们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由于实验过程繁琐,叙述起来篇幅较长,这里不再列举.
当然,引导学生要有一个度,引导学生不等同于教师包场。只要运用适当,会使课堂简约有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