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3: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6: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
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泥于掌故( ) (2)潴有浅深( )
(3)势有曲直( ) (4)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5)冒雨冲风( ) (6)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1)拘泥(2)水停聚的地方
3)河流的形势(4)代词,这样(5)迎着,顶着(6)成功,办成
3.(1)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2)所以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劳,深入实际。(3)亲自发放钱粮,不克扣一毫一厘,随行的人员也不曾强行搜刮一分一厘。
4.两方面的结果是: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原因:“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
5.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