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1: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7
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纡曲、伸长和扩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等都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单纯性静脉曲张,即往称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系指病变范围仅位于下肢浅静脉者。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
一、下肢静脉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深静脉在肌肉之间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在筋膜浅面,分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源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经内踝前方、下肢内侧上行,穿过卵园窝,汇入股静脉。在入股静脉之前的5~7cm一段中,有3~7个分支,而以5支最为多见,其分别为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外静脉、股外侧静脉和股内侧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经外踝后沿小腿后外侧上行,在腘窝穿过深筋膜汇入腘静脉。
在深、浅静脉之间,以及大、小隐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静脉相互勾通。大腿部深浅静脉的交通支,主要有位于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与外踝交通静脉最为重要。内踝交通静脉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胫后静脉。外踝交通静脉较粗大,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腓静脉。其瓣膜功能不全,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脉瘀积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隐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膝部附近。
在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内,都有瓣膜存在。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附近,小隐静脉汇入腘静脉的开口,以及深浅静脉交通支静脉内,均有较坚强的瓣膜存在。这些瓣膜呈单向开放,保持血流从远端向近端或由浅向深部流动。若瓣膜发生功能不全,则血液逆流而出现静脉曲张。
在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血的向心回流,依靠心脏搏动所产生的舒缩力、肌肉舒缩的泵作用及呼吸时胸腔内负压吸力等三者的组合作用。瓣膜在血液回流过程中,使之单向流动,不致发生返流。
二、病因与病理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久增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瓣膜缺陷。静脉瓣膜缺陷与静脉壁薄弱,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造成下肢静脉压力持久增高的重要原因,是长久站立和腹腔内压增高。
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过程中,静脉瓣膜与静脉壁的强度和静脉压力的高低,起着相互影响的作用。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离心愈远,强度愈低,静脉压力则是离心愈远则愈高,因此,下肢静脉曲张的远期进展,要比开始阶段迅速,而扩张迂曲的浅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明显。
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小隐静脉还受到股浅和股腘静脉瓣的保护,不致受到血柱重力作用的直接影响,只有在大隐脉曲张进展到相当程度后,通过分支而影响小隐静脉,才会在小隐静脉分布区域,呈现浅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纡曲、扩张,血液回流缓慢,甚至逆流而发生瘀滞,静脉压力增高。静脉壁发生营养障碍和退行性变,尤其是血管中层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萎缩变性,被结缔组织替代。
部分静脉壁呈囊性扩张而变薄,有些部位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厚,因而血管可呈结节状。静脉瓣膜萎缩、机化,功能丧失。因血流郁滞、静脉压增高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蛋白质、红细胞和代谢产物渗出至皮下组织,引起纤维增生和色素沉着。局部组织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皮炎、湿疹、溃疡和感染。上述病理改变,多发生在足靴区部的皮肤,一般在病变进入后期才出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7
静脉曲张形成病因
1、静脉壁结构缺陷:静脉长期扩张可使瓣膜出现废用性萎缩,甚至逐渐退化而消失,如瓣膜缺陷先于下肢静脉曲张,那么在瓣膜破坏的同时,一方面静脉壁会被波及,另一方面静脉淤血也可以继发下肢静脉曲张或扩张。
2、妊娠:目前,约有20%的孕妇在怀孕期间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原因是女性在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使静脉平滑肌松弛,促成瓣膜功能不全,这种现象一部分患者可以在产后自行消除,一部分患者不经过治疗很难康复,甚至越来越严重。
3、职业和体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10%的病人从事经常走动的职业;30%的病从事经常保持座位工作的职业;60%的人从事站立性工作和体力活,说明不活动的站立对下肢静脉造成的损伤更严重。
4、年龄:目前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这是由于血液重力持久作用于瓣膜的结果。
5、其它原因:包括布加氏综合征、血管瘤等。布加氏综合征是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可以引起双侧下肢的严重静脉曲张,同时还有腰背部及腹部的浅静脉曲张,是容易区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8
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大多数患者静脉曲张并不严重且不需治疗,保健与预防才是最重要的。但若静脉曲张太严重则容易出现反复溃疡、感染和出血现象,误信偏方与用错治疗方法会加重静脉曲张症状,因此要注意正规治疗。
患了静脉曲张建议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或者使用弹力绷带及弹力袜,当然,根治的办法还是手术。不太严重的静脉曲张可使用弹性袜,利用外在的压力来减少运动时产生的水肿,最好是使用能穿至大腿的弹性袜。弹性袜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著,一直到夜间上床后再脱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会有明显的好转。养成每日穿弹力袜运动腿部一小时之习惯,如散步、快走、 跑步,一日数次躺下将腿抬高高过心脏,如此可促进腿部静脉循环,保持正常体重,因为过重会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8
静脉曲张的病因是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与遗传因素有关。而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便秘都可使浅静脉内压力升高。当股隐静脉连接处的大隐静脉瓣膜遭到破坏关闭不全后,血液倒流,导致静脉曲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39
诱发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内因: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家族遗传因素决定)。外因:②下肢静脉压力增加(后天因素如年龄、长久站立或坐、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