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诗句,草木有意不识人,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1:3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0:26

1、“多闻草木少识人”的意思是自然界花草树木可以使人性情得到陶冶,人类社会功名利禄则使人无所适从,常到自然环境亲近自然而减少与人交往,心态就不会被尘世所干扰,自然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2、完整句子“草木润性,尘沸乱心,多闻草木少识人”。意思:花鸟鱼虫往往比人更容易接触更容易相处,多从大自然感受一下生命的意义,少和人心险恶的江湖勾心斗角。意为表达对无用社交的反思。然后是回归自然,增长知识面和见识。说到底是劝人保持清静与警醒。也是在用平和的草木承托人的纷扰混乱。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为其《感遇十二首》之冠,也是传世名篇,其"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更是千古绝唱、风靡流传。这首诗含蓄蕴藏、寄托遥深,运用比兴手法,表现诗人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遭受排挤的忧思,恬淡从容的超脱,以及豁达高洁的情怀。

《感遇.兰叶春葳蕤》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的大意:兰叶逢春枝叶茂盛,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牛李结党、排除异已、朝廷*,张九龄对此颇有不满,在贬谪荆州时作《感遇十二首》。托物言志,以兰桂之芳洁品质,比喻自己刚正不阿之清高气节;以兰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之美质,比喻自己志洁行芳、不求不折之高雅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诗人开篇,对仗工整,意境悠长,首句便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两种高雅的植物:茂盛葱茏的春兰、皎明洁净的秋桂,并用兰叶桂花两相映照,让人耳目一新、色味俱全。诗句意境极美,"兰叶春葳蕤",春天的兰叶扶疏垂华、婆娑纷披,给人葱笼茂盛、热闹纷繁、美不胜收之感,非常形象舒服、如临其境。"桂华秋皎洁",秋天的桂花皎洁如月、纯净如水,给人皎明高洁、清雅芳馨、肃然起敬之感,非常心旷神怡、如闻其馨。这两句诗张九龄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兰桂的勃勃生机。

兰和桂是古代文人钟爱之物,诗歌中常代表君子,象征气节清高孤美。尤其是兰花,居"花中四君子"之一,寓意典雅、高洁、爱国和坚贞不渝。诗中用"兰叶"与"桂花"两相对照,体现花与叶协调统一。张九龄正是用兰和桂,向唐玄宗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和爱国情怀。

因为当时张九龄虽才华过人、又任尚书丞相,但无奈遭受牛李排挤,玄宗却又听信谗言,将其贬谪,张九龄不愿摧眉折腰,故以兰桂来比喻自己。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