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8:2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18:01
皮影制作工艺
为了继承、推广、繁荣庆阳皮影艺术,使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发扬光大,现将它的牛皮处理、稿样绘制、镂刻、雕凿、染色、组合等工艺介绍给皮影爱好者。相信它的公开亮相,有益于庆阳皮影艺术的繁荣。
(1)牛皮的选择和炮制。传统的制作皮影的材料通常以牛皮为主,也有用驴皮、羊皮的。自古至今,庆阳皮影多以牛皮制作。
为使各种皮影形象能在亮幕上,色彩透亮,牛皮厚度必须适当、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要达到上述条件,选用的牛皮一般要具有下面几个条件:
1.黑毛色活牛,因为黑毛色牛皮青色透明。2.青草期。青草期的牛皮较为肥壮,脂肪充足,润泽而柔软。’3.宰杀出血。宰杀而出血的牛皮没有血斑、血丝。4.四六岁的公牛皮。四六岁的牛皮质细、厚度均匀。
将牛皮选择好后,浸入清水缸内,待完全浸软后,周围通小孔,用绳拉紧,绷在架上,凉干后先从有毛处刮起,反正几次,使其薄厚适当,透明均匀就可使用了。
刮制牛皮的工具:刮刀,又称“钥匙”,刀头直径约12厘米。刀头和刀把连接是活动的,磨刀时抽掉刀把,将蘑菇口向下放在乎整的细质石头上,来回推拉,使其锋利。
小尖刀:无论那种尖刀,只要锋利即可。用于剥牛皮遗留下的余肉和上架时在牛皮边上戳孔。
毛巾:牛皮刮好后,用它浸清水擦洗干净。
(2)皮影样稿的设计。皮影造型不同于一般绘画形式,和民间剪纸比较接近。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概括性和装饰性。人物设计上一定要有强烈的时代感。
传统皮影和目前改革的新皮影人物,大都采用大侧面的表现方法,设计中几个明显特点是:
1.人体比例应区别于真实人体比例,头的比例大些,一般为体高的五分之一。手的比例要比真实的小些。身子比真实人体细,瘦些,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不然上了亮幕就显得雍肿,五官部分,眼睛要大,嘴巴要小,方能使人物有神。阳刻正面角色则多为平长细眼,小嘴,直鼻梁,显得平和有度。所有人物除旦角外,额头凸现,冠饰大幅度后移,这一变形夸张,使影人倍加精干,神采十足。
2.人物面部设计,传统皮影正面人物多用空脸法(阳刻),反面人物多用实刻法(阴刻),脸谱设计的一般规律是,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阳)正、实(阴)邪。
3.人物分解:分为五大部分12件,即头、上躯干,大小臂、手、大小腿等。也可根据人物在剧中表演的需要进行增减。
4.人物分解部位的连接点十分重要,特别是大小腿的连接点,要事先准确找到连接中心点,不然两腿重叠,或分得太开,给表演造成困难。
5.皮影人物尺寸,通常为35厘米左右。太高显得笨拙,投影虚实不均,表演困难。
6.动物设计分解。如虎、马、猪、犬之类,一般分解为头、身、尾和四肢,有的还可将上颌骨分解开,尾也分解,方可活动自然。鹊、燕等飞行动物,主要使两只翅膀活动就行。
7.布景、道具及其也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椅凳等,除结构被压缩外,稍有透视角度,以求立体感。特别在图案花纹上突出装饰效果。
(3)皮影镂刻雕凿染色方法。硬木工作台。刻凿和牛皮推平工作都在这上面进行。工作案台要求木质细、硬、重,一般以杜梨木、梨木、枣木为好。
硬木双刃刀。推擦牛皮使用,因为要顶在肩膀上使用,所以长度以30厘米以上者为宜。
角刀(三角刀)。用最好的钢材加工制作,达到锋利的目的。除推拉刻外,还有推转牛皮的刻法,所以加刀柄,掌握灵活自如。
凿刀。凿刀主要用于有规律的纹样凿制。凿刀类型很多,如大是小圆口凿刀。各种三角凿刀等。它是各种影人,影件用最最多的工具,因此钢材——定选用特殊钢材加工。
毛笔。备用勾线、晕染、平涂的各类毛笔数支。
透明色。传统染色用石色加轻胶调合使用。现在艺人们普遍使用透明幻灯胶片色,效果最佳。
方砖。将两块方砖磨平,火烤加温后,用于烘彳:已做好的皮影分解件。艺人们叫它“山水”,这是皮影后期制作的关键一关。
清胶、清漆。用于“出水”后为影件上光而用。
皮影的镂刻雕凿过程较为麻烦,是件非常细致的工作,大体工序是:
1.首先用钢针或铁笔在炮制好的牛皮上复印稿样,然后按部件分别裁成小块,用干净湿毛巾盖起来,将其渗软,冉用双刃刀推平,就可使用。
2.刻制时先难后易,从繁入手,细小花纹图案先用凿刀凿好,然后再用刻刀刻山其他纹样。凡要取掉的地方,不要刻———点取一点.待全部刻完后。一次捅掉,这样可避免在刻制时样稿变形。
刻刀的用途较多,其“定刀推皮”的方法较好,。所谓“定刀推皮”,就是将锋利的角刀插入纹样刻线处,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压住牛皮,依照纹样推转。这样刻出的各种线条圆滑自然,而且出活较快。
3。小件刻出后,再一次次用双刃刀推平,就可以着色了。皮影着色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以平涂为主。色彩对比要强烈,一个部位的颜色一次调足,浑染三四次达到好处。深色不宜一次完成,由浅入深多次完成。大块色完成后,再涂细部,如五官及各种装饰纹样。
4。全部着色后,为了防止颜色脱落,可用清胶水或清膝刷盖一次,要刷得均而薄牛皮多呈现褐色,所以着色和涂刷后,一定要考虑新的变化,最后达到我们所需在的色彩效果。
5。烘熨(又称“出水”)是十分紧要的。老艺人多用磨平方砖烤火加温办法。火砖以不很烫手为宜,将刻好的小件用白布夹起来,放在两砖之间,并随时翻看,反正烘熨三、四次,使影件由软变硬,再用重东西压起来,直至干挺平展。
现在可用电熨斗代替,其效果不亚于砖熨。
6.合成装钉,可用牛皮刻成的细丝连接,注意装钉时不宜过紧,以防影响表演。
7.加操作杆的位置多是*、两手,共计三根,人物脚部要有动作,可以上脚棍。脚棍用铁丝做成卡子,用时套上,不用时取掉。腿的动作也用拉线的办法,统一在脚棍上操作。
8.皮影戏演出过程中,常会出现缺这少那的情形,民间艺人应急办法较多。通常是用较硬一点的白纸,画上稿样,上好色,然后涂上石腊或清漆,剪下来便可使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18:01
皮影的制作工艺
皮影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选皮、制皮、过稿(描图样)、剪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完成等有大小18道工序。
画稿
先是画稿,即按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个性,设计出不同的形象,但这种设计是有一定程式的,如武生饰武生巾,将军为扎巾、元帅戴冲天盔;丞相穿相貂,文官着板吉;男子按年龄分无须、短须和三髯等。
皮影人物的设计往往脸部体现个性、服饰强调共性,所以一个皮影班的皮影人物,常常皮影头像有一、二千个,而皮影身体只有几百个。演出时,根据剧情需要,只要将不同的头像插到不同身份的躯干上即可。皮影班有句行话叫"一个身体七个头",说的就是这情景。但女性头像一般是不换的,大约是为了线条的秀美和流畅。
材料
皮影的材料采用羊皮或牛皮。去毛、刮挺、去脂,然后钉在木板上拉紧晒干。设计好的画稿便拷贝在这些皮上。一般细皮用于女性或儿童,粗皮用于武将或莽汉。
着色
着色是皮影制作十分体现功力的一步,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施行不同的色彩,一个人物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国画。
罩漆
为了颜色不至脱落和增加透明度,画完后的皮影须罩上一层清漆。
缝接
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依照通常方式,一个人物只须两根签棒,动作复杂的形体则多达四、五根。据说老辈子的高手,连眼皮也能活动起来。完工后的皮影就可用于演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