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周易略例的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8:2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9:44

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官尚书郎。生于魏黄初七年(226年)-卒于魏嘉平元年(249年)。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东)人。曾任台郎一职。善谈玄理,与何晏、夏侯玄等人同开玄学清谈之风。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王弼著《周易注》、《周易略例》以及《老子注》、《论语释疑》四种,将老、庄、易三者沟通,称之为“三玄”。把《周易》看成为讲*哲学的书,进而以得意忘象说。 取义说和爻位说来排斥汉易中烦琐的象数之学及占候迷信。重视和推崇老庄玄理,他的“取义”实是取道家玄学之义,开创了以玄学解易的新风气。除了受老庄思想影响外,同古文经学派也分不开。注重义理分析,不局限于象数,不尽宗费直、刘表之学,把言(卦、爻象)、意(卦、爻辞的含义)结合起来讨论,提出“得意而忘象”的主张。世有“王弼扫象”之说。王弼对易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否定汉易象数之说,直接探究《周易》本身的思想内涵,创建义理学说。韩康伯(332~380年)作《系辞传》以补王弼之不足,并与王注一道被唐代孔颖达收入《周易正义》,后世往往以王韩并称。重视义理研究,通过对《周易》的注释,宣扬老庄易学。继承和发展工弼取义说,进一步排斥汉易的象数学,以卦义来象征和说明事物变化之理,表现人事治乱之义;以老庄玄理解易,进一步将易理玄学化,认为玄理为易之本义。以玄学天道观解《易》,以“无”为天地本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