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乒乓球正手攻球要练习到什么程度才合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0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56

从大动作结构来看,进攻球可以分为正手和反手。攻球是快攻最重要的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技术。正手进攻技术要点是打乒乓球的基础基本的站立姿势是左脚略靠前,右脚略靠后(以右手为例)。球拍一般放在腹部前方,重心在两脚之间,微微前倾便于起步。腹部,包括*,膝关节微微弯曲,但不要深蹲,以保持较高的重心。正手进攻重心转移;

当传入的球接近球网时,重心随手臂移动。重心移动时腰部稍微旋转,但不要旋转太多,感觉身体重心在右脚就行。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微微下沉。支撑腿略微弯曲,但不应弯曲太多,以免造成重心过低而无法发力。在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要约束腰腹,保持一定的张力。重心在脚上的位置略向脚掌前方外侧,可以充分发挥蹬向前方和左上的效果。

正手进攻的铅球:重心移动时,球拍向右倾斜移动,然后通过腹部向下移动。自然一点。一般投篮姿势在身体右侧腰部以下,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肩部不能完全打开,会影响动量传递。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保持在一条线上,这意味着手臂不能完全伸直,容易造成僵硬。

投篮过程中,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肘关节后拉或者肘关节向上抬,对发力影响很大。整个投篮过程中,肘关节几乎总是和手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超过手前后方向的位置,说明拍摄有问题。前后顺序是前臂带动肘关节运动,但肘关节不能拉动前臂前后推。在投篮过程中,上臂与身体的距离要自然张开,手臂不要捏,只有一拳左右的距离。

正手进攻得用力;发电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基本原理是从大肌肉群传递到小肌肉群,从身体下部传递到上部,从身体近端传递到远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从右脚前侧向前向上蹬起,重心逐渐向上抬起,最后作用于球拍击球的瞬间,包括小腿、大腿、髋关节、腰、肩、肘、腕、手指。在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要在前顶、腰部和腹部适当收紧,以控制力量并集中力量。击球瞬间前臂和手腕要内收,击球瞬间手指要抓板。把力集中在球板上。

正手进攻的挥拍与恢复;球离开球拍后,手臂会继续摆动一定的距离,我们称之为随波逐流。它的作用是缓解手臂发力动作的惯性,但对增加球的力量没有太大作用,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动作不会连贯自然,影响协调性。恢复的位置要根据下一次板球的击球情况来选择。正手击球恢复时重心要向右移,这样可以节省下一局的进攻时间。球拍一开始放在腹部前方右斜下方位置。侧正手进攻:行动要点:快速将脚移动到侧身位置,身体侧身对着桌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上身微微前倾,收腹。击球时可以用正手近台、中台、台内、拉、扣球等侧身位置击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56

乒乓球技术,讲究三分技术,七步法。各种技战术的实施只有通过步法才能实现。练习技术和步法的配合要从正手练习开始。通过定点和定点,远近站不同距离的进攻球,掌握技术和步法的配合技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57

第1点就是它这个球的这个速度一定要达到效果,第2点就是自己的攻击性一定要达到非常理想的这种状态,第3点就是自己要有很好的运营的这种状态才可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57

首先我觉得所谓的标准的正手攻球,我是这么理解的,一个比较好的正手攻球,它应该是比较协调的,是一个合理的力量传导过程,这就是一个好的动作。
就比如说我们说的正手攻,以击打为主,在你的击打过程中,你的动作比较简单、实用、协调、发力合理。

至于说标准,因为每个人他的生理结构不是很一样,没有一个所谓的通用的标准,能做到那几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再说你的动作
首先,你手上动作的建立没有太大问题,但你没有做到完全放松,明显能感觉到,你手抓拍子是很紧张的,这一点就不利于你放松,不利于你出球;
第二,就我说的协调,你是不是光注意手了,你的身手配合,你的腰胯,你的腿,你的脚,你的整体协调性并不是特别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58

1、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要点:蹬地、转体、挥拍击球、随势挥拍

2、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约80度),随着身体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肘部不要夹得太紧,手臂要呈半圆形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延伸介绍

正手攻球的特点: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常常借用对方来球的力量进行回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