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17
是一个概念。
统编教材亦称“通用教材”、“部编教材”。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辑,通用于全国各地学校的教材。
通用教材和部编教材:
都是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和*有关部委组织编审、出版的可供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采用的教材。
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及习题集、实验教材等。基本要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观点正确稳妥,内容科学、系统,材料充实、可靠。
扩展资料
198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规定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2017年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今后三年,“部编本”将陆续推向全国使用。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
2018年,全国七年级新生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道德与法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统编教材
百度百科-部编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18
这两本教材不是一个概念,
部编版语文教材,根据国家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需求由教育部直接编写,减少中间环节。从流程上控制质量的一体性。
我国学生语文素养的下降和语文书质量下降有绝对关系。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语文除了教会学生念书写字以外,还承担着传递民族文化的使命。地方版课文的选择“仁者见仁”,“部编版”的出台至少有了示范。
“部编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15%,40%的课文被替换。
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加强,强调阅读。
文字是文化的传承,语文的学习深层次是学生对文化的学习。过去将语文定位于识字写作,而后语文差点沦为思品、*,语文的说教大于语文的美感。
而今将语文重新定位,可以说是认知上的一大进步。语文作为工具的双重性体现在一方面要学生学会文字运用,一方面又要加强其思想*功能。坦率说,让学生爱上学习和阅读,思想工作就好做多了。
【关注头像同名公众号,即可领电子版部编版高清电子书,暑期预习起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18
部颁统编的高校教材,国家部级规划教材。
统编是指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的统一使用的材料.一般是由教育专门机构组织编写,其他人写的不算。有的高校教材是自己学校的老师编著的,比如专业有的教材就是自己学校老师编写的,国家统编的应该是全国性的教材吧,适用大多数高校。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19
是一个概念,统编版又称为部编版,一个意思的,只不过名字不一样而已,是一个概念的,只不过有些人不知道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19
统编教材和部编教材不是一个概念。部编教材更适合于小孩子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