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控制点理论的控制点理论的案例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9:3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9:53

案例一:控制点理论在对外语教学的应用
控制点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外语教学是教师的教这一外因与学生的学这一内因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和维持学生平衡的控制结构。但当前外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恰恰是没有建立这样一种平衡结构,而是绝大多数学生只持有外控观,过分依赖老师,认为老师才是左右自己外语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学习极为被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控制点理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外语学习控制点的认知由外控观逐步向内控观转变,以提高学生自身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外语学习的坚持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水平。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了解学生对自己控制点的认知,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认知风格等存在着差异,他们对自己控制点的认知也必然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关注他们的认知反应,通过教学了解他们对自己控制点的定向,以便因材施教。例如,对于有“习得性无助感”的同学,教师要逐渐引导他们对失败做出努力不够的认知,并通过适当强化使其逐步改变其原来的认知方式,从而增加其学习的信心。而对于有“推卸责任”倾向的学生,则教师不能一味加以指责,而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客观地分析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2.对学生学习行为做正确评价
这里的评价是指教师直接指出或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好还是坏,并要求他们继续发扬或纠正的教育行为。许多研究调查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控制点的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更经常地对男生而不是女生的非智力方面的品质提出批评或要求;更经常地对男生而不是对女生的智力方面的品质做出积极的口头评价;更经常地对女生而不是男生的非智力方面的品质进行积极的口头评价;更经常地对女生而不是男生的智力方面的品质进行消极的口头评价;在失败的情况下,更经常地指出男生而不是女生动机方面存在问题。此外,教师对男生的失败更容易产生愤怒之情,而对女生则更容易产生同情或无可奈何之感。由于教师对男生和女生的评价不同,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男生和女生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做不同的认知。例如,在这样的评价中,女生在失败时自然而然会较少地意识到努力程度对自己学习的影响,使她们比男生更多地进行能力低的认知。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要做到一视同仁,尽量减少对学生认知产生消极影响。
3.对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挫折感要正确引导
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经常会由于成绩不理想而产生挫折感。挫折感一般会给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产生消极的行为反应。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挫折进行认知,化消极为积极,激励学习信心,使其产生新的期望。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到挫折面前能正视挫折,实事求是,找出哪些现象是导致失败的自身原因、稳定原因、可控制的原因,哪些因素是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才能对失败原因予以准确把握。如果是自身的、可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失败,就要克服自身不足,通过努力去获得成功。如果是外部的、不可控制的稳定因素造成的失败,则需要降低原目标的重要性或重新调整目标,否则目标达不到,就难以克服挫折感。
4.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结果多做努力归因
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成功与失败,主要源于自身的内部原因,如努力、注意、学习方法等,因为这种认知才是积极的、有益的。这些内部原因中尤其要强调努力的作用。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均是有利的。因为把成败的原因归于自己努力,能够激发成就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坚持性。对优等生来说,可使他们不至于过分骄傲,以便今后能继续努力。对差生来说,也能使他们不至于过分自卑,不会因一时的失败、挫折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也会进一步努力学习,争取以后的成功。必须注意的是,强化努力要争取取得实效,一方面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还要不断努力才行。当然,对于学习确实*的人,可以给他一些相对容易的任务,然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性因素中的能力等,以增强其自信心,以期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5.直接把对控制点的正确认知告知学生
对于学生持有的对控制点的不适当的看法,教师也可以直接告诉他们问题之所在,并指导其形成对自己控制点的正确认知。例如,有的学生把考试成绩差认知于自己的能力低,教师可直接告诉他那是因努力不够造成的,指出他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成绩才能得以提高。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在学生控制点认知上给予直接的指导,明显地影响学生的原因知觉和成就行为。因为,教师常是学生信赖的人,因而其指导也更为有效。
6.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有关控制点认知的训练
要对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对控制点认知的训练。具体有:
(1)榜样法。教师现身说法,向学生说明自己怎样形成对控制点的正确认知,也可以让认知正确的学生谈自己在成功或失败时是怎样认知的。
(2)强化法。对学生的正确认知给予鼓励和赞许,进行正强化,促使其形成稳定的认知倾向;对学生的错误认知,给予否定的评价,进行负强化,引导学生矫正认知误差。
(3)讨论法。让学生讨论成败的原因,教师加以总结评价,鼓励符合实际情况的认知,指出认知误差,并使学生形成共识。
(4)谈话法。对认知有偏差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正确诊断其认知,进行心理辅导,矫正不正确的认知倾向。
(5)渗透法。在教学活动中,适时点拨,巧妙引申,渗透认知指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之形成积极的认知倾向。
7.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正确认知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无需质疑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克服自利性偏差带来的影响,对教学中该肯定的地方应充分肯定,该否定的应该旗帜鲜明。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认知。要把自己摆在客观的位置上进行反复的自我观察、分析和归纳,充分利用自我知觉的信息优势进行自我权衡,以得出合理、公平、有益于改进教学工作的结论。其次,教师在进行自我教学认知时,应打破单因素认知的定势,从多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多因素认知。因为一个教育、教学行为或结果的出现,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和认知时,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综合。与此同时,要以自己的认知,作学生认知的榜样和参照系。
外语教学中,教师能否正确运用控制点理论,往往会对整个外语教学的效果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外语教师而言,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固然是首要的,而掌握有关心理学的理论对我们的教学活动无疑也同样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