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20:40
地下水之所以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矿泉水,其形成过程是复杂的,最根本的前提是地下水流经了含有不同特征组分的岩层,它们是形成矿泉水特征组分的物质来源。此外更要具备形成矿泉水特征组分的地球化学环境、水动力条件等。有了这些条件,地下水在地下深处岩层中运移,长期与围岩接触,经溶滤作用、阴阳离子交换吸附、生物地球化学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岩石中的微量和常量组分进入地下水,富集到一定的浓度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矿泉水。
因为各地区地下的岩层及地质条件不同,因此生成的矿泉水所含的化学组分和微量元素自然也就不一样。主要反映在宏量元素(主要成分)的不同和界限指标(特征组分)的不同,因而生成了不同类型的矿泉水。例如,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这是我国开发最多的一种矿泉水。
硅酸盐岩石是地壳岩石圈中分布最广泛的岩石,无论是中等深部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还是由海水中沉积形成的沉积岩,或是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几乎都含有硅酸盐构成的矿物。但不同类型的岩石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差异很大,因此,地下水与其周围含SiO2的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岩石成分中含SiO2多少必然影响溶于水中的SiO2。硅酸盐岩大都比较致密,阻水性强,对于地下水的渗流循环是不利的,只有在某些裂隙比较发育的地段,裂隙纵横交错,相互连通才可能构成地下水渗流的良好通道。这对硅酸盐岩层分布区是否存在较丰富的地下水源,也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说,偏硅酸矿泉水的形成,含量多少,温度和压力极为重要,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水中才可能溶于较多的硅酸盐而形成矿泉水。
含二氧化碳型矿泉水,如东北五大连池,由于火山地热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解于地下水中,同时对其围岩有较强的溶蚀作用,把岩石中的各种离子和多种微量元素溶解在水中,形成了今天的含二氧化碳气的碳酸型矿泉水。
还有含锌矿泉水,含碘、含锶、含硒矿泉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