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4:14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4 14:53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2:01
小年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什么
首先准备好祭果、酒和菜,供的时候点香、点烛。具体包括:
1.年糖年饼:象征生活甜甜蜜蜜(超市有卖一大包的,里面有各种东西);
2.年糕:象征年年高;
3.荸荠:也叫马蹄,象征有钱;
4.甘蔗:象征日子节节高。(要有头有尾整根的,灶神用甘蔗的尾梢来当马鞭);
5.菠菜:要有根的,红色的根须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6.大蒜苗:象征过日子很会算(精打细算)
以上六种为必须的。除此之外,还有:酒:农历二十三祭灶的要有酒,农历二十四祭灶的不要酒(黄酒或老酒即可);豆腐:上面印有红色“福”字的最好;其他:水果(花生、瓜子、糖果、桔子、苹果),五种水果里不能有梨,蔬菜(香菇干、金针、紫菜、笋干、萝卜干)一般十样,或不少于十样。十,代表十全十美;给灶神烧纸钱,一般烧金元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3:19
为啥要祭灶神?
“祭灶”这个事儿,往早了追溯商周时代就有了,是国家的“五祀”之一,可谓历史悠久。民间传说里,灶王是玉皇大帝在各家各户派遣的“眼线”,不仅负责一家人的吃喝饮食,还要“监督”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就是他回天庭报告工作的日子,为防止他乱说话或者说真话,就在祭拜他的时候供奉好吃好喝。其中一种美食就是灶糖,闻着香甜诱人,吃下去如品蜜糖,却能粘人口舌,灶王被黏住了嘴,回天庭自然就没法“汇报工作”了。
要说“*”灶王的罪魁祸首,大概就是灶糖了。这种糖又叫关东糖,古代称为饴糖,是麦芽糖的一种。为了表现出吉祥喜庆,制糖人特意做成了糖瓜、糖元宝、糖葫芦的样子,也有用芝麻糖制作的。记得我小时候一到冬天才能吃到灶糖,因为夏天温度太高它容易变软变粘不好保存,灶糖的味道甜中带酸,吃起来酥脆粘口,怪不得小孩子会喜欢。不过,家里大人只会买很少的灶糖,一般也是祭拜仪式过后,发给小孩子们热闹热闹罢了。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到底哪天过小年?
这也是我和朋友一直讨论的问题,南北大战好像一触即发。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调整”。若是论祭灶和小年联系在一起,是从宋朝开始的,皇帝开始把这些集会庆祝且需要祭拜的节日往一块拉拢,定下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雍正每年腊月二十三祭拜各路神仙,于是“顺便”也把灶王给拜了,宫里慢慢流行起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惯。上行下效,受官气影响比较重的北方地区,都开始在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区则保留了传统二十四过小年。还有一部分沿湖沿海地区靠打渔为生的渔民,遵循船家的传统,腊月二十五过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