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3: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8:08
说到等待,你可能会联想起两则著名的成语典故:“拔苗助长”[注1]和“守株待兔”[注2]。前者说的是古代宋国有一个性急的人,为了让庄稼长得快一点,跑到田地里将苗儿人为地拔高,结果是事与愿违,庄稼反而枯死了;后者说的也是一个宋国人,在自家田地中的一棵树旁偶然遇见一只奔跑太快的野兔,一头撞死在此树下,于是他便不再种庄稼了,而是守在树下坐等,期待着还有更多的野兔送上门来,结果是禾、兔两头落空。这两个故事,从不同的两个极端,分别说明了等待的必要性和盲目等待的荒谬性。
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相信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愚人傻事发生。然而“等待”,却是人们永远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因为客观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而转移。这就决定了人们必须学会等待,否则就会在客观规律面前碰壁。从天下大事、国家大事、本职公事到个人琐事,莫不如此:为了争取广泛的国际支持,需要等待;为了获得最佳的发展机遇,需要等待;为了得到某个试验结果,需要等待;为了与约好的朋友见面,需要等待……民间也有“好事多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类说法。但另一方面,等待也未必能解决一切问题,等待的时间长短也因人因事而异:有些事情可以从容不迫地久等下去也无妨,而有些事情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时,就要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至于等待的意义,也因各种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异,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些例子。
等待是一种睿智:多出现于重大战略性抉择时。例如在军事上,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在战略上要树立持久战的观念,在战术上也必须等待战机成熟再进攻,轻举妄动必然招致惨痛失败。又如建国以来,我党经历了好几次关于发展速度问题的争论。农业合作化,三面红旗,十五年赶上英国,提前进入*主义等口号一度响彻云霄,而那些要求实事求是,适当放慢速度的正确主张,则被斥之为右倾保守,遭到批判、压制。结果欲速则不达,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挫折,元气大伤。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反过来让人们看清楚了当初主张按客观规律办事,等待时机成熟的意见是多么的明智。当然这里说的等待也不是毫无作为地消极等待,在等待客观条件具备的同时,主观上也要积极主动,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促使有利局面尽快出现。
等待是一种策略:常运用于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场合。例如*机关办案,为了让隐蔽很深的犯罪嫌疑人自我暴露,往往需要耐心等待;为了获取犯罪证据或将嫌犯捉拿归案,也常常需要蹲坑守候。再如炒股,为了获取尽可能的最大利益,常常也需要耐心等待,静观其变,不宜过早地“抛出”或“买进”。
等待是一种自信: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姜太公钓鱼”[注3]。相传他老人家钓鱼用的是直钩,还置于离水面三尺高处,且不用饵。别人问他这样能钓到鱼吗?答曰:“愿者上钩。”言语之间透出一种自信。后来还真让他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被其聘任为“国师”,得以一展抱负。可惜他老人家早已作古,此典故的真伪已无据可考。不过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颇引人深思。今天人们钓鱼自然都是用的弯钩,而且必备鱼饵。然而即便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耐心等待,而耐心往往来源于自信,否则可能会等不下去。
等待是一种自觉:多出现在执行某些需要长时间等待的特殊任务或必须遵守一定法规的场合。众所周知的志愿军英雄邱少云烈士,就是等候在雪地里执行一项隐蔽的侦察任务时,因伪装用的树枝被流弹击中起火燃烧,而始终坚持纹丝不动,最后活生生地被大火吞没,英勇牺牲的。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自觉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意志力,其英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再如马路上的车辆行人,均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绝不应闯红灯。
等待是一种涵养:多出现于人际交往的场合。青年男女相恋到接近谈婚论嫁时,往往出现一方要求迫切,另一方则感到条件尚不成熟,不愿急于求成。这时要求迫切的一方,应当表现出理智和涵养,对对方的心情予以理解并耐心地等待。若相恋男女中一方乃至双方的家长均表示反对时,当事人除了尽量做通父母的思想工作之外,也应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虽然从法律和道义上看,儿女的婚事都不需要任何一方家长的同意,但事情总还是以皆大欢喜的局面来解决更好。至于朋友、熟人之间,有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某种误会,除了尽可能地解释之外,耐心地等待对方的理解或原谅,让对方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也很重要。操之过急,频频打扰,往往反令对方感到厌烦,势必事与愿违。
等待是一种执着:有一则关于“望夫石”的民间故事(有多种版本),说的是一位古代妇女,日夜盼望远离家乡的丈夫早日平安归来,天天坐在江边(或海边?)翘首以待,最终也没有等到丈夫的音讯,自己却化成了一尊石像,凄然屹立在守候处,任后人凭吊、叹息。这个传奇式故事的哀怨感人,绝不在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倒长城”之下(一说“望夫石”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跑到海边所化)。在今天交通与通讯事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这样的悲剧当然再也不会重演了。但现实生活中,还不免会有在家乡务农的妻子,苦苦地等待远离家门、当兵在外的丈夫荣归故里这类情况存在,其执著精神亦令人深为感叹。
等待是一种寄托:常发生在亲情的互动中。天真无瑕的儿童,总是盼望自己快快长大成父母那样的大人,把对未来的憧憬,寄托在焦急的等待之中。为人父母者,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意识会越来越强,功课内容也越来越深,父母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的余地便越来越小,只好把对于孩子美好前途的展望,寄托在一往情深的等待之中。待到孩子进入了谈婚论家的年龄,家长又开始为儿女的终身大事操心起来。然而现在的年轻一代,绝大多数都不希望父母干预他们的“私事”,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干着急也于事无补,于是父母只能把对孩子未来幸福的祈祷,再次寄托在默默的等待之中。
等待是一种无奈:多出现于发生某种突发性意外的情况下。例如某户人家不幸被盗或有家人遭绑票,在已经向*机关报案,有关线索也都向警方提供之后,一般情况下事主唯一的选择就是耐心地等待*机关破案了。要多久才能有结果?或许几小时,或许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通常谁也不敢预先打保票。再如亲朋好友重病住院接受手术、或孕妇难产之类的事情发生时,前来探视、关心他(她)的人只能耐心而安静地等在手术室门外,绝不允许擅自闯入或大声喧哗。
等待是一种推托:常见于敷衍他人,推卸责任的情况下。例如某人求另一个人帮忙办事,被求者如不愿意,又不便直接拒绝,通常的托词就是:“等一等再说吧”。再如有人可能*躲债或有意赖账,当债主追讨时,典型的“台词”就是:“求您再宽限几天,等有了钱一定还!”但有时这类答复也可能是真的,如何辨别,要视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等待是一种懒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思进取,坐等天上掉馅饼的懒汉,或躺在父母先辈铺就的温床上“吃现成”的纨绔子弟已大为减少,但也并非完全绝迹。例如那些沿街游荡,等待好心人施舍的乞丐,有的就是懒惰成性,总想不劳而获的人;其中还真有暴富起来了的,据报载某地甚至出现了所谓“乞丐村”,其富裕程度令前往采访的记者瞠目。
还可以举出很多,限于篇幅,不能穷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等待运用是否得当,是关乎到事情成败或品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善于等待,慎用等待。
当我把这篇贴子写完并发送上网,我也把自己也置于一种等待状态。到底期待什么?我又说不清。只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一种梦境,在雨后阳光的沐浴下,平躺在一片绿茵上面,凝视头顶的天空,任无尽的思绪,追随蓝天衬托下的白云,缓缓地飘向远方……
[注1]“拔苗助长”出处:“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注2]“守株待兔”出处:“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注3]“姜太公钓鱼”出处:“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武王伐纣平话》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