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资讯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老上海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毛豆,鸭子和芋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2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5:50

芋艿,江浙一带中秋节有吃芋艿的习俗,农历八月正好是芋艿上市时节,而且江南方言念芋艿谐音“运来”。所以,中秋吃芋艿,不仅一享口福,而且表示好运连连。

鸭子,在干燥的秋季吃鸭子,也是对身体颇有裨益。毛豆,又称“毛豆荚”,“荚”音谐“吉”,表示吉祥如意。

秋分曾是中秋节,欢聚同食*收

民间故事中,关于中秋流传最广的就是嫦娥奔月,许多人认为中秋节就是源自这个上古神话传说。的确,中秋节的习俗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起源却比神话更早——源自古代人民日常对天象的崇拜。

越是不了解的东西越神秘,越神秘的东西越容易被赋予想象中的神力和崇拜。古代,大家认为最神秘的东西就是天象,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就是先民最早的崇拜对象,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都与之相关,比如七夕节、中秋节等。

“中秋一词,最早在《周礼》中出现,唐代就已经有很多相关诗词,宋代以后日渐盛行,成为了我国阖家团圆,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北京博物馆学会非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彩萍老师介绍,中秋节,顾名思义,是仲秋之中的节日。农历八月是秋天的第二个月,也被称作仲秋。最早的中秋节就在八月,但不是八月十五,而是秋分。

在古代,农耕顺应四季,只有秋天是物产最丰富的丰收季节。秋分时节,瓜果成熟,五谷丰收,大家选在这个时候相聚,摆上一桌瓜果,做上一锅新粮做的饭,先祭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再欢聚同食以*收。因为有着祭月的习俗,所以秋分这天也被称作祭月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5:51

芋艿从土中被刨出来时,通常都是中间的芋艿头被众多芋艿仔围着,江南地区认为这是多子多孙、阖家团圆的象征,在中秋时吃,最为应景。常见的芋艿可以做成葱油芋艿,色泽清淡、味道鲜香。

中秋四宝之一,是毛豆。在老上海人嘴里,芋艿和毛豆都是有生日的,它们的生日就是“八月半”,也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

上海人中秋节喝老鸭汤是很早就流传下来的习俗,老鸭养胃生津,是中秋时令的上佳美味。上海本地的老鸭汤是用砂锅将那老鸭小火慢炖,炖得肉酥汤清后加入本地的红梗小芋艿吸去油水,再加入扁尖调出咸鲜味,一家人围桌而坐,中秋意味极浓。

扩展资料:

上海人中秋节其他习俗:

走月亮: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当时上海还是一派水乡景色,中秋之夜,人们纷纷外出赏月,河岸边柳影婆娑,石桥下水中荡漾着皎月的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只见处处游人如织,纷纷争相观赏,当时小东门外还有“石梁夜月”的别致景观,颇有名气,被誉为“沪上八景”之一。

桂花酒:上海人还会用糖或食盐浸渍桂花,长期保香于密封容器中,在制作糕点时,和入米面做成桂花糕,或者在烧食汤山芋、糖芋艿时撒上一撮,色香俱美。还有用桂花熏茶,或在泡茶时加些进去,称为桂花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5:51

芋艿,江浙一带中秋节有吃芋艿的习俗,农历八月正好是芋艿上市时节,而且江南方言念芋艿谐音“运来”。所以,中秋吃芋艿,不仅一享口福,而且表示好运连连。鸭子,在干燥的秋季吃鸭子,也是对身体颇有裨益。毛豆,又称“毛豆荚”,“荚”音谐“吉”,表示吉祥如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5:52

因为好吃😋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