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2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22:56
腊月二十三 小年用英语说就是:Little New Year(December 23 of the Lunar Calendar)。
腊月二十三还可以直接翻译成:small New Year(小年)!
注释:On the 23rd or 24th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在中原地带腊月二十三是很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一大早人们就要打扫房子,扫净灰尘,还要用湿毛巾擦除房内的中堂画,和各种装饰画,把室内外打扫干净,然后祭灶,祭灶除了要用祭灶糖,还要烙葱花油饼,放鞭炮,祭灶糖是用白糖熬成糖稀,拌上炒熟的芝麻,或者苋菜籽,还有吹出的中间空心上面占满了芝麻很香很甜的祭灶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22:56
英文翻译: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wenty-three year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传统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扩展资料:
类似于小年这类年俗还有很多,比方说:
1、春节: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2、腊八: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3、辞灶: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4、守岁: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
5、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6、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22:57
腊月二十三 小年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wenty-three year
腊月二十三 小年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wenty-three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