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2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8:52
病因一、经常不吃早餐或者经常空腹时间太长。这是因为空腹时间长了,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成分发生改变,使胆固醇达到饱和,很容易在胆囊中沉淀,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胆结石。病因二、饮食不卫生。可能会把蛔虫带入体内,进入胆道,引起胆道阻塞,虫卵又可能成为晶核,时间长了就造成胆结石。病因三、饮水少也会可能是引发胆结石的病因之一。事实上预防很多结石都需要多饮水。多饮水似乎是结石辅助治疗的通用方式。病因四、长期高脂饮食或者低脂饮食都可能引发胆结石。大量脂肪摄入后可导致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升高,破坏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若同时伴有胆汁瘀积、胆盐或卵磷脂沉积,就极易产生胆石。病因五、长期禁食,静脉内营养,可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结石形成。病因六、胆道感染,胆囊壁发炎,其收缩功能减退。
指导意见:
1.清淡、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
2.少进食刺激性食物、碳酸饮料、酒精等。
3.三餐定时定量。
以上是对“胆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8:53
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饮食注意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2、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3、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结石,所以,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其它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8:53
1、胆固醇增多,可以导致胆汁无法全部被排出,导致胆固醇结晶在胆囊中越积越多,最终成为胆结石。这类患者多数是由于长期暴饮暴食、摄入食物过于油腻、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
2、胆色素结石,导致胆汁无法全部排到糖尿当中而积累在胆囊里,时间长了就可以形成胆结石。大多是由于现在社会当中大多数人经常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或者饮食长期比较紊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