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2: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11:15
战略性贸易*产生之后,受到了不少质疑和批评,包括经济学方面的批评和*经济方面的批评。然而尽管如此,由于战略性贸易*突破了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反对*干预(认为*干预无效)的自由贸易学说,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因此其主要观点已为很多国家制定贸易*所重视。与保护幼稚产业的贸易*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和作为进口替代手段的*倾向不同(冯德连,2002),扶持战略性产业的贸易*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扩大出口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为目标,是一种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作为出口促进手段的贸易*。加入WTO 后,中国在制定战略性进口*方面受到了明显*,但在战略性出口*、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以及改变外部经济的贸易*方面,仍有一定的运作空间。按照克鲁格曼的观点(Krugman ,1987),对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经济规模的*,战略性贸易*主要倾向于从国外抽取租金,而支持本国企业采取战略行动的*处于次要地位。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大国,有条件通过战略性贸易*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出口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促进战略性产业,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根据斯潘塞的分析,战略性贸易*扶持的产业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或潜在产业所获得的收益必须超过补贴支出;二是必须是面临外国厂商激烈竞争或潜在竞争的产业,对本国产业的补贴要能迫使外国竞争对手削减计划生产能力和产出;三是与出口相关的国内产业应比外国竞争产业更集中或同样集中;四是国内的扶持*不会引起要素价格上升过高;五是本国产业相对于外国竞争者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增加生产会带来较大的规模经济或学习经济;六是具有RD补贴和扶持效果的产业,即该产业国内新技术向外国竞争厂商的外溢很少,而*干预*有利于将外国技术转移给本国厂商;七是RD投入和资本投入比重高的产业(实际上就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补贴和扶持*能够有效增强本国厂商的国际竞争力,或提高外国厂商进入该产业的壁垒(克鲁格曼,2000)。克鲁格曼认为(2000),贸易*扶持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具有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这一产业的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很高;另一方面,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从而一旦这个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就能有自我加强趋势。科特勒(2000)的产业吸引力因素理论对于选择贸易*扶持的战略性产业也有参考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现在或未来的产业吸引力反映在下面几个因素上:一是高附加值;二是产业关联度高;三是具有未来竞争力;四是产业专门化强;五是出口潜力大;六是本国需求前景良好。从以上几种理论依据看,中国技术密集度高的新兴主导产业,即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普通机械和专业设备等产业,尤其是其中的装备制造业,可以成为加入WTO后新时期战略性贸易*扶持的主要战略性产业。
然而,尽管发展中国家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容易选择本国的战略性产业而实行有效的*干预,但战略性贸易*的实施是有条件的。有的学者将战略性贸易*的约束条件概括为:高效率的*;充分可靠的信息;合理可行的*设计;厂商的积极配合;以及有利的国际环境。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经济*转轨国家,因而还要重视战略性贸易*应用的隐含条件,即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为了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的职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按市场规则行事,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要逐步完善而发挥有效的调节功能。只有在必要的市场结构、经济条件和*环境下,*的适度贸易干预才能适应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取向,战略性贸易*才能有效地推动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