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36
何为“中国”,现在的理解为“*之国”。但是在古代,“中国”一词最早并非指国家,而是指一个地域。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才成为了我国的正式国名的呢?
一,“中国”的第一次扩张:从都城发展到了中原
“中国”一词最早指都城之意,“国”在中国最开始指城市、城邦,如大禹时期有“万国”,而“中国”也就是中间最大的都城。在西周时期,“中国”指周王朝的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两座都城,“中国,京师也”。
“中国”一次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中写道:“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里的“中国”指洛阳附近地区。而古文献中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出现在《尚书·梓材》,其原文为:“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此处的“中国”指镐京地区。
何尊:中国一词的最早记录者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一词的范围开始扩大,由都城扩张到了整个王畿地区。《诗经·民劳》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也就是指的周天子的王畿地区,主要是关中和伊洛地区。
西周王畿地区(红线以内)
周朝实行分封制,除了周朝的都城之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都城,也可以称为“中国”。如《孟子》中记载了齐王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这里的中国是齐国的都城临淄。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一词的含义从都城发展到了王畿,而各国的王畿地区覆盖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成为了更大的中国。
到了春秋时期,“中国”已经是中原各分封国的共称,这些地区都是华夏族地区,《论语集解》云:“诸夏,中国也”。和当时的中国相对的也就是东夷、北狄、南蛮。当时中原的范围仅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关中、吴越、荆楚不在此范围。如西周时期的楚王熊渠曾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春秋早期的楚武王也说“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庄子·田子方》载:“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里的中国也是相对楚国而说的。秦国虽然也是周代分封国,但是长期被视为蛮夷,《史记》简记载战国初期“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春秋时期的中国范围(红圈以内)
二,从中原发展到了*王朝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时代的国家。秦朝灭亡后,汉朝接替,并扩张其版图。随着国家的大一统,“中国”的一词的范围也逐渐开始扩大,并且开始代指*王朝。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这里的中国也就是汉朝。最终汉武帝将东瓯国人迁徙到了合肥一带,该地区在春秋还被视为“蛮夷之地”。汉代蜀地织锦有隶*写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史记》中的“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中的“中国”都已经代指汉朝了或者这块土地上的正统王朝了。
国家的统一必然带来的民族的融合,春秋战国以来的列国居民大多数都融合而形成了汉族,而“中国”一词原来曾代指华夏之地,现在华夏之地扩大了,中国的范围也扩大成为了汉族居住之地,即后世称呼的“汉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这里的中国也就是汉地。在汉朝时期的云贵高原、珠江流域、闽江流域还不是汉地。
汉朝初期疆域也就是汉魏时期的“中国”范围
公元220年,汉朝寿终正寝,中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个时代的*格局有两大特征:一是国家*,动荡不安;二是大量的游牧民族涌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在过去,中国一词是指华夏族或者汉族地区,中国人也就是华夏族和汉族,然而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为了树立正统的旗号,因而宣称自己是“中国”。而魏晋时期大量汉族南迁,甚至偏暗于东南半壁,也为了继承其正统,他们也自称是“中国”。如鲜卑人建立北魏,自称“中国”,而将南朝称作“岛夷”;同一时期汉族所建之南朝虽迁离中原,却亦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称北魏为“魏虏”。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一词的范围再次扩大了,南北方地区都是中国范围。
南北朝时期的土地
公元5年,从北朝演绎而出的隋朝统一了南朝,中国再次得到了统一。随后唐朝又继承了隋朝的的大一统,并且开辟了更大的疆域。在隋唐时代,中国一词已经基本可以代指*王朝了。隋朝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巡视了河西地区,向西域诸国“以示中国之盛”,这里的中国就是隋朝。而周边的国家也开始讲隋唐称为中国,如南诏向唐朝立誓“我上世世奉中国,累封赏,后嗣容归之。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 ”,唐朝宰相李泌也说,“云南自汉以来臣属中国”。
南诏德化碑:南诏国王发誓不背叛中国的见证
三,从*王朝正式上升为了国名
从隋唐时期,“中国”成为了*王朝的代称之后,中国一词的含义就一直稳定下来,历经宋元明几个朝代。在宋朝时期,宋、辽、金都宣称自己是“中国”,现代俄语中的“中国”(Китай)一词也就是翻译的“契丹”。元朝时期,元朝皇帝也将元朝称为“中国”,如元朝宗庙祭祀里所奏《威成之曲》中说道“惠孚中国,威靖边庭”;元朝对日本的国书中说“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元朝皇帝想讨伐越南,丞相完泽、平章不忽木言:“蛮夷小邦,不足以劳中国”。此时的“中国”一词已经开始从*王朝向正式的国名转化了。
忽必烈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元朝时期,西方人的“中国”(China)一词形成,其愿意指的是昌南(景德镇),因为该地区盛产瓷器而名扬天下。最开始西方的china是指的昌南,后来演化为了瓷器和中国的意思。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并没有称呼当时的中国是蒙古(Mongolia),而是称为中国(China),这也说明当时蒙古统治者对外所宣传的国名可能是中国。
元朝末年,朱元璋为了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又搬出了华夷之辨这一套,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作为口号。但是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立即承认元朝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将之正统化,他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但是明朝深陷于华夷之辨的老套传统中国,未能继承元朝将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名,而是作为地区概念。
朱元璋
真正继承元朝将“中国”演化为国名的是清朝。清朝入关后,极力弱化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因此反对华夷之辨,提出中国不仅指的是汉族地区,还包括清朝内部的所有民族地区。清朝迁都北京,发布告祭天地文:“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清世祖实录》中记载顺治对琉球的国书中写道“朕抚定中原,视天下为一家,念尔琉球自古以来世世臣事中国”。
在雍正时期,正式将中国的概念上升为了国名,他认为中国就包含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到了乾隆皇帝时期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也就是国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54
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之前是叫中华*,当我们实行社会*主义时,便改名为共和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6:29
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8:20
中国的意思就是*之国,在以前只是单纯的指中原地区,后来就演变为指整个国家,处中国以治万邦,这句话就是中国的由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10:28
人神共居时代,天地的方位,是按龙凤麒麟的势力划分的,谁统天地谁为中。这个中,也是当时的天地权力中心天府的所在。龙汉,赤明,延康,三系势力的名称。华夏文明此时为龙的传人时代,户头挂靠在龙汉的汉下面。
龙凤大劫之后,在五千年时,天地一统于龙汉,天府时期开始。于是天地的一级权力,就成了开皇女娲(中皇山),天地的副总西王母,东皇太一(金乌),中西东也代表龙麒麟凤。二级权力就是的五帝和三后,帝级管天,后级管地。也就是传说的五帝时代,实际是天系的开皇时代,对应华夏文明的中华时代。此时代,龙汉的地盘成了中西东的中。
………龙汉,汉是华夏先祖级的用号,是龙与汉的势力合组,汉出自龙的传人的进化升级,这级生命的存在,从祖巫到大禹。天地分离,大洪水,华夏出自于中华,封神,龙的传人一族华夏,承继了女娲(龙系)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