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0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03
利己
叔本华认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在叔本华看来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
恶毒
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叔本华认为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叔本华认为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别人,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
叔本华认为一切的非道德行为都能由以上两种动机中推导出来。
同情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他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仁爱是同情的一种吗?)。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人的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他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是从人类的普遍态度出发的。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我们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再有本质的发挥,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我们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就是指摆脱利己心理?),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的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万物间无差异-->人、我间无差异-->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03
叔本华(1788-1860)19世纪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出身于银行家家庭.1809年到1811年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1814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在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1822年人柏林大学编外哲学讲师.叔本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问题>(1841)、<人生的智慧》(1851)等.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性人物。本书对他的“意志自由”思想的分析,就是由批判和继承两条线索来说明的。一是侧重于他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绝对理性的批评,在批判中发展出意志自由;一是侧重于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特别是对康德实践理性中意志自由的继承,所谓“自在之物即意志”。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性人物。本书对他的“意志自由”思想的分析,就是由批判和继承两条线索来说明的。一是侧重于他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绝对理性的批评,在批判中发展出意志自由;一是侧重于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特别是对康德实践理性中意志自由的继承,所谓“自在之物即意志”。
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生存意志主义。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而作为其基础的,不是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更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理性”或“绝对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永动不息的、永不疲惫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一种求生存的*冲动,叔本华将之叫作生存意志。叔本华解释说,生存意志的基本要求是获得食物以求生存,发展自身以求美好生活,占有异性以求繁衍后代的意志。简言之,生存意志就是求得生存、温饱和性本能满足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不仅人的躯体及其活动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和创造物,而且动植物甚至无机物也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和创造物。总之,叔本华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存意志的外化或表现。他说:“意志是世界的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随着意志,有如影之随形,有意志也就有生命、有世界。”作为一种哲学,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对后来哲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反理性主义。从这种生存意志出发,本来应该得出意志主宰一切的行动主义;但叔本华却反常理而行,得出人生是苦难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他认为,人之所以活着,靠的是一种生存的*冲动,而这种*本身就是不满足或匮乏感,其结局必然是痛苦。叔本华是意志主义哲学的始作俑者,就其思想来源看,叔本华显然是发展了康德、费希特哲学中的某些意志主义的因素,并继承和吸取了佛教哲学中的不少东西。对后世来说,叔本华所创立的意志主义对后来人本主义思潮的各哲学流派,如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都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这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在他看来,人世痛苦的根源在于人受着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人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人在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下无时无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但每一次寻找的结局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洞同在,最后终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剧,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人的一生,在叔本华看来,是人生之苦的认识过程。在人年纪大了,饱经风霜苦楚之后才会真切地认识到人生的悲苦。“我们若再反省一下人生,人生也真是一毫无收获的插曲,徒然对非存在的平静平添困扰。。。。。。我们活得越久,越能清晰地看到整个人生无不是失望,甚至是一种*。”本华已从人生的悲苦进而整个地否定人生,否定人类生存的意义。叔本华宣称,他之所以宣扬人生的苦难,目的是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指南针来指导人生,把人们从苦海中解救出来。为此叔本华开出了他的处世之方:1、修身养性、顺应自然、随遇而安;2、献身艺术、*升华、忘却悲苦;3、克制*、修习佛教、达于涅槃。本华告诉人们,要作一个智慧的人,作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就既要看透世界,又要善于生存。怎样达到健全的人格呢?叔本华提出了下列几点:1、要有愉悦的精神品质;2、健康的体魄;3、爽朗的气质;4、要有高度的才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04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04
钟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