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35
扶贫是中国*一直在做的事,只是前些年没太多媒体关注,就像马拉松比赛,大家关心的往往是最后几公里冲刺,中间吭哧吭哧没多少人注意,但缺少一步步扎实地跑,就没有冲线时的荣耀。
老话说“气不圆不揭锅”,现在中国扶贫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到了出成绩的时候,《山海情》恰逢其时,真是会踩点儿。
剧集分为方言与普通话版,方言版明显更亲切些,正午阳光前期策划时就定下用方言,但后来考虑到会对一些观众不友好,就又配了版普通话。
有同学说演员口音不地道,这就真有点强人所难,口音地道的不会演啊,差不多有内味儿就中了。
这次《山海情》的服化道下了功夫,人物不再溜光水滑,西北庄稼人有所谓的“红二团脸蛋”,是长年累月的日晒风吹造成,剧中基本照顾到了。
我觉得《山海情》讲的不光是扶贫,而是“*”,这个词建国初期*就提出,但前三十年太匮乏,“共同”俩字儿倒是做到了,只不过是“一起穷”,没办法要实现工业化太难太难了,欧美工业化启动资金基本靠掠夺殖民地输血,我们只能牺牲掉两代人,特别是农民阶层,国家欠你们很多。
80年代邓公说*可以分个顺序,有美地良田的先冲上去,富起来后帮扶落后地区;这就看出大一统国家的好处了,*有权威有能力调配富裕省份,不乐意?不换脑袋就换人。
90年代东南沿海经济飞速发展,是时候拉一把老少边穷,片名《山海情》里的“山”指宁夏,“海”指福建,上演了一出双“省”记,下面这张海报就很形象。
片头弄得蛮有意思,梵高的画圈圈笔触。
镜头聚焦在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这里多山缺水,当地人自嘲“贫瘠甲天下”。
男人娶不上媳妇、女人置不起嫁妆,有些全家人就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可偏偏马得福所在的村子却叫“涌泉村”,意思是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第一章节名为“吊庄”,看了半集我才明白什么意思,这是宁夏扶贫创造的一种模式,简单说就是“剪切黏贴”,西海固地区太过贫瘠,为尽快脱贫,就把整个庄子“吊”到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去。
马得福是涌泉村的“知识分子”(上过农校),毕业后回到故乡配合张主任的吊庄工作。
这事儿听上去就很难,农民安土重迁,再穷也是个窝窝,新分配的家园在玉泉营,地处银川市郊,靠近黄河一马平川,听上去挺好吧,但天天有沙尘暴,吹得人怀疑人生,吊装不是说一次性搬完,而是先动员一批落脚,然后再慢慢挪过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35
我是看明白的,其实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名字来表达吊装村庄能够获得的东西,比较说富裕和水资源,毕竟那个时候的环境是很困难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36
信息量还是很明白的,没有想到名字这么土,但却蕴含着很大的含义,真的是特别的厉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36
不明白,因为我并不处在这些事情当中,对这些事情也没有很深的了解,更不知道事情发生的始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37
因为一般好的小说都会通过名字来反射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通过名字可以看得出他们穷苦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