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仓储创新方法有哪些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4:33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13:36

仓库条件的创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13:37

粮食仓储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与实践
密云县粮油总公司是一家以储备粮管理为主业的国有粮食仓储企业,固定资产7300万元,下设五个基层单位, 在册职工184人,现存各级储备粮共16万吨,仓容占有率90%。
五个基层单位分别为北京宝益粮油储备库、北京市密云县溪翁庄粮食收储库、北京市密云高岭粮食收储库、北京市西田各庄粮食收储库和北京市密云县沙河粮油购销站。主要经营范围为:粮食存储、军粮供应及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
在经营管理方式调整前,该公司的储粮量已降到了不足10万吨,且经营环境面临着几个显著变化:一是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变原来的“定购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为“订单收购和市场价收购”;二是必须改变原有的储存模式,变原来的“分散储存”为“集中储存”,进而,增强整体的竞争能力;三是必须改变过去的行政区域市场观念,变原来的“单一县域市场”为“国际、国内市场”。
针对粮食流通*改革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原来的分散存粮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原来的计划指标存储也已成为历史,对于以粮食仓储为主业的企业来说,仓储市场的扩大和开发,储粮管理的强化和精细,储粮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无疑是该公司提高经济效益、扭转被动局面最主要的出路。为此,适应形势变化,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便成为该公司的必然选择。
1、调整储粮布局,实行集中管理
针对布局分散,仓容规模小,仓房设施陈旧等现状,公司明确提出了“调整布局,规模储存”的工作思路,先后撤销7个仓容规模小,离县城距离较远的储粮库点,将这些储粮点的粮食集并到保留下来的4个收储库。这样,既解决了储粮分散、管理辐射面大、储粮成本高的问题,又使保留库点的仓容得到了有效利用,实现了规模储存,降低了储粮成本,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储粮条件
仓储市场的扩大和开发,首先依赖于储粮仓房、储粮设施、储粮环境等硬件设施的改善,它是增加储粮数量,确保储粮安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为了保证仓储市场扩大与开发经营方式的顺利实施,近年来,该公司通过争取各级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盘活企业闲置资产等多种方式,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储粮平房仓16000多平方米,同时,对保留库点原有仓房、围墙等全部进行了修缮和粉刷,并在库区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该公司的仓容量,改善了储粮环境和条件,而且,也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增强了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和实力。
3、明确工作重点,认清主攻方向
由于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各收储库往往经不住市场的*,在经营活动开展、具体工作安排及工作精力投入上,偏离仓储这个主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客观上削弱和影响了仓储这个主业的稳步发展,其结果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但主业没搞好,而且,附业也未见成效,甚至还给企业带来很多潜在的隐患和威胁。针对这一情况,总公司全面调整了工作思路和发展重点,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各收储库的工作重点及在企业整体工作中的比重。具体内容为:宝益粮油储备库:仓储工作占90%,结合储备粮轮换的粮食贸易经营占10%;溪翁庄粮食收储库:仓储工作占80%,结合储备粮轮换的粮食贸易经营占10%,资产运营占10%;西田各庄粮食收储库:仓储工作占50%,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占50%;高岭粮食收储库: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占50%,仓储工作占30%,资产运营占20%。工作重点明确后,各收储库都能围绕这些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企业资源,并开展日常工作。重点突出了,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集中了,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企业的发展后劲也更足、更稳健。
4、创新管理方式,强化企业管理
针对公司各层级之间责、权、利不明确、日常工作无考核、费用开支大手大脚、缺乏必要的计划和日常监控等诸多问题,总公司在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后,推出了以“五制”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管理方式,使企业管理全面纳入了规范化、精细化轨道。
一是领导干部实行聘任制。公司规定,全系统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聘期两年。在聘任期内的每个年度内,累计有三个月绩效考评分数低于规定的相应分数(副总经理95分以下,正副科职干部90分以下)即自动解聘。干部聘任制的实行,从管理机制上解决了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有效激发了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
二是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经济目标和管理目标责任制。每年年初,总公司都要与各基层单位法人代表签订经济目标和管理目标责任制。该责任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任务分解为经济目标和管理目标两大类,并分类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对各收储库的经济指标,主要核定吨储粮自主综合费用和业务招待费用,而管理目标则又细化为党务管理目标、政务管理目标和安全管理目标。经济和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实行,使各基层单位明确了自身的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在具体落实上,各单位都将承担的主要指标层层分解到各站组、岗位,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人人肩上扛指标”的工作格局,有效调动了各单位及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日常工作实行绩效考评制。为了有效解决日常工作无考核问题,该公司在总公司机关及所属各单位全面推行了日常工作按月绩效考评办法。每月月底,在考核对象自评的基础上,由具有直接隶属关系和关联关系的人员进行互评打分,最后得出每名考核对象的月绩效考评分数。该考核分数直接与工资挂钩,当月考核,当月兑现。通过实行绩效考评,考评对象每月都要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我总结和梳理,主管领导及其他相关人员也要对其工作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考核对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考核对象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而且,也有效解决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形成了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工作局面。
四是费用开支实行计划审批制。为了解决资金使用无计划,费用开支大手大脚问题,该公司实行了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年预算、月计划制度。即:每年年初由各基层单位将本单位全年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编制成预算,上报总公司审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单位还要在年度预算的框架内按月制定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计划,经批准后执行。对于不可预见或临时性费用支出项目,则采取专项、专事申报的方式,由具有核决权限的相关领导和部门核准后执行。这一制度的实行,有效杜绝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大大减少了不合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五是经营状况实行按月审计制。为了更加有效地对基层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实施监督,该公司专门成立了企业内审机构,并由一名副总经理专项负责所属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每月月初,内审人员下到基层逐单位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费用开支出情况、工资奖金发放情况及经营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逐项审计,并分单位形成月度审计报告。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避免管理失控,同时,也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按月显现,彻底改变了此前“平时无核算、年终算总账、盈亏成自然”的被动局面。
5、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从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行为入手,先后制定并出台了行政办公程序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储粮管理、安全管理、内部审计管理等一整套规章管理制度,并将其汇编成册,形成了《密云县粮油总公司管理制度汇编》。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该公司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汇编》的专项培训,并将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员工的绩效考评和企业管理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之中,有效增强了全体员工学习制度、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初步使企业纳入了依法、依规治企的轨道。
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实践,给企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效果可以概括为“一降两增三提高”。
“一降”就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大幅降低。2005年,吨储粮综合费用与上年同比下降了8.6%,今年上半年吨储粮综合费用比上年同期又下降了12.5%。
“两增”为:一是储粮数量大幅增加。2005年,粮食年平均库存达15万吨,同比上年增加了5万吨,今年上半年又新增储粮1万多吨,使该公司的粮食总储量达到了16万吨。二是职工收入增加。2005年,该公司年人均收入24000多元,同比上年增加了1000多元,预计2006年人均收入水平将超过28000元。
“三提高”为:一是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该公司实际经营结果为实现利润87万元,扭转了上年的亏损局面。二是人均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2005年在岗职工人均存粮1048吨,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人均存粮1259吨;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50%和80%。三是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显著提高。随着仓储市场的扩大与开发,储粮设施和条件的改善、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调整,企业在粮食仓储市场的整体竞争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