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热点 新车 试驾评测 养车用车 车型库

"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出自哪里啊?_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7:1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1:07

出自《史记》。

原句:胜,不妄喜;败,不惶妥;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尔等得指日可待也!

翻译:赢了,不要太高兴;输了,也不要太气馁。心有大志但表面平静如常的人,才能做大官,有很好的发展。

扩展资料: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14年后才得以完成。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具体介绍如下:

1、本纪

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了帝王的言行政绩:记载先秦历史(五帝、夏、殷周,秦)5篇;记载秦汉历史(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7篇。

2、表

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3、书

记述制度的发展,包括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

4、世家

记述子孙世袭的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等重要人物事迹。

5、列传

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史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1:04

出自《史记》: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顺,不妄喜,乃看透得失,明忧乐之义;逆,不惶馁,是执着之中,心态平淡;安,不奢逸,为有进取之心,明取舍之道;危,不惊惧,非自信坦然,镇定自若者,不能为也!

电视剧《血色浪漫》,郑桐送给钟跃民的那句临别赠言: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扩展资料

相关例句

1、胜不骄,败不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孙膑《孙子兵法》

2、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始计第一》

3、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马克思

4、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

5、心无所往而罔,心无所妄而忘,心无所望而亡。

——李宫俊《李宫俊是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1:04

出自《孙子兵法》

原文是: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解释:赢了,不要太高兴;输了,也不要太气馁。 心有大志但在表面却很平常(看不出来)的人,可以封很大的官。

拓展资料: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1974年6月7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出土。2015年8月,《孙子兵法》被乌克兰商人列斯尼亚克翻译成乌克兰语,并推介给乌克兰国防部。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兵书之一,而且最享大名的。

参考资料:

孙子兵法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1:10

出自《史记》。

拓展资料:

原文: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顺,不妄喜,乃看透得失,明忧乐之义;逆,不惶馁,是执着之中,心态平淡;安,不奢逸,为有进取之心,明取舍之道;危,不惊惧,非自信坦然,镇定自若者,不能为也!

作品简介: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1:07

出自《孙子兵法》。

原文是: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解释:赢了,不要太高兴;输了,也不要太气馁。 心有大志但在表面却很平常(看不出来)的人,可以封很大的官。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

参考资料孙子兵法百度百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