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1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分钟前
18电子规则在评估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和构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金属的d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相加等于18,化合物通常表现为热力学稳定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遵循18电子规则的几个原则包括:
例如,考虑将二茂铁(CpFe)中的一个茂环替换为羰基时,首先分析CpFe的初始状态,移除一个环戊二烯基负离子,使其变成12价正离子。每个羰基提供两个电子,根据18电子规则,稳定的正离子形式为CpFe(CO)3+。实际上,这个配合物可以通过生成环戊二烯基羰基铁[Fe(η5-C5H5)(CO)2]2来满足规则,其中一个铁原子通过另一个铁原子的电子贡献达到18电子数,计算如下:
Cp(5价)+ Fe(8价,假设一个铁原子贡献1电子)+ 2 CO(4价,各贡献2电子)+ Fe(1价,贡献1电子)= 18
同样,通过使用单负离子配体,如CH3,也可以使CpFe达到18电子状态,如CpFe(CH3)(CO)2:
Cp(5价)+ Fe(8价,一个铁贡献1电子)+ CH3(1价)+ 2 CO(4价,各贡献2电子)= 18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18电子规则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
18电子规则又称有效原子序数法则(EAN),是过渡金属簇合物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常用来预测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过渡金属价电子层有5个nd、1个(n+1)s和3个(n+1)p轨道,共可容纳2*9=18个电子;如果18个电子(非键或成键电子)填满了其价电子层,使其具有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结构,则该配合物是稳定的。该填充过程常由金属原子与配体间共享电子完成。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18电子规则在评估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和构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金属的d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相加等于18,化合物通常表现为热力学稳定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遵循18电子规则的几个原则包括:
例如,考虑将二茂铁(CpFe)中的一个茂环替换为羰基时,首先分析CpFe的初始状态,移除一个环戊二烯基负离子,使其变成12价正离子。每个羰基提供两个电子,根据18电子规则,稳定的正离子形式为CpFe(CO)3+。实际上,这个配合物可以通过生成环戊二烯基羰基铁[Fe(η5-C5H5)(CO)2]2来满足规则,其中一个铁原子通过另一个铁原子的电子贡献达到18电子数,计算如下:
Cp(5价)+ Fe(8价,假设一个铁原子贡献1电子)+ 2 CO(4价,各贡献2电子)+ Fe(1价,贡献1电子)= 18
同样,通过使用单负离子配体,如CH3,也可以使CpFe达到18电子状态,如CpFe(CH3)(CO)2:
Cp(5价)+ Fe(8价,一个铁贡献1电子)+ CH3(1价)+ 2 CO(4价,各贡献2电子)= 18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18电子规则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
18电子规则又称有效原子序数法则(EAN),是过渡金属簇合物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常用来预测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过渡金属价电子层有5个nd、1个(n+1)s和3个(n+1)p轨道,共可容纳2*9=18个电子;如果18个电子(非键或成键电子)填满了其价电子层,使其具有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结构,则该配合物是稳定的。该填充过程常由金属原子与配体间共享电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