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08: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19:09
在南陵的秋季,李白以一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归家的时间正值秋收,白酒新酿,黄鸡肥美,渲染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映射出诗人愉悦的心情,为接下来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展现了其内心的喜悦。他迫不及待地呼童烹鸡,痛饮白酒,神情飞扬,仿佛在庆祝着什么。孩子们的嬉笑,家人的欢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愉悦至极的情感。他不仅饮酒高歌,还起身舞剑,剑光与落日争辉,将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然而,诗中“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紧迫感。他以“苦不早”反衬出对早些时候未能及时表达政见的遗憾,同时,即使在喜悦中,也夹杂着急于见到皇帝实现抱负的急切。这种复杂的心情在“著鞭跨马”的行动中得以体现。
李白以朱买臣的故事,自比为那些被世俗轻视的人,期待着能像朱买臣一样,通过西行长安实现人生转折。他在告别儿童时,用“会稽愚妇”的典故,暗含对那些目光短浅者的讽刺。诗的情感在层层推进中达到高潮,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自负,将他踌躇满志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无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李白生活中的重要时刻,不仅揭示了他的生活经历,也体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其艺术表现上,既有赋体的直接叙述,又有比兴手法的运用,情感起伏跌宕,真挚而鲜明。
《南陵别儿童入京》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歌行体作品。此诗用直陈其事的赋体,又兼采比兴,夹叙夹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在豪放跌宕的笔调中,洋溢着诗人积极奔放的生活热情和慷慨激越的进取精神,诗人求用心切、受宠忘形的神态跃然纸上。全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实现抱负的极其喜悦的心情和豪迈自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