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4 09:0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10:33
就像一般的语言文字一样,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和历史演变,网络用语同样如此,“淦”首先在B站上被年轻人所使用,开始是一些UP主为了回避一些网络敏感词的审核,在做字幕的时候使用的替代“干”这个字的,解读成一个有失“文雅”的字,后来被网友和粉丝发现,便纷纷效仿,成了一个网络热词,并渐渐流行了起来。
“淦”: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船渗水”,并没有现在使用的“干”的意思,人们只是利用了它们是同音字而已。
语言文字的发展总是充满故事,这个“淦”字如果不被up主用来使用,这么生僻的字很少有人会使用,其实在清朝时有一位非常耿直的大臣,在名字中就使用了这个字,他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是有名的大炮,啥都敢说,属于典型不怕死的主,能把乾隆骂急了的人。他就是孙嘉淦,是不是有点印象?《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应该有关于他的故事,是一个敢说的人。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
由于被网络语言所使用,引申出“干”这个不好的解释,人们还以为这是一个多么不好的字,其实在过去这还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字,就像“小姐”一词,在古代的解释就非常好,是有钱人家、大户人家、有身份地位家里的女儿,现在的意思已经面目全非,如果说谁是“小姐”,都快跟骂人一样了。可见时代的发展,文字也在发展。
恶搞要有度:互联网时代,年轻人脑子活,反应快,对付网络审查,能够想出千奇百怪的绕行办法,因为审核毕竟是智能机器人,找到它的规律还是能绕开它的,但是毕竟不是正道,网络之所以审核、屏蔽自有其道理,所以我们还是在守规则的前提下输出内容,适度的恶搞能够带来喜剧效果,过分的恶搞,其流毒就比较深,会对后来的年轻人有影响,有时候创意和恶搞只差一线,这个度比较难掌握,希望年轻人开动脑筋,尽量不要把好的字和词汇弄污了。
不要闹出笑话:如果大家无度地使用这个“淦”字,最后把它也变成了敏感词,最后让“孙嘉淦”也跟着受害,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比较可笑呢,所以我们不能只图自己恶搞快乐,还要考虑它所带来的的后果,所以说恶搞要有度,达到效果就行了,而粉丝更应该理性,不要创造问题。
其实“平衡点”非常喜欢年轻人脑子活,但是要把这些用到好的地方,你们觉得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11:51
“淦”表示的是网友激动或者是愤怒的心情,原本很多网友喜欢在网上说“干”,但是这个字经常被屏蔽,所以就用同音字“淦”表示,因此形成了一个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13:26
淦原来的意思是水渗入船中,现在很多网红用淦代替“干”这个字,显得比较文明一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15:17
这其实是地区的感叹词,用于表达我们的无奈和愤怒的语气,且容易使用,适用范围广。